《原来三国可以这么读》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
诸葛瑾奉命劝和,刘蜀黍一开始拒而不见。黄权劝其召见,理由有二:首先,如果诸葛瑾说的事儿可以接受,那岂不是更好?其次,如果双方谈不拢,也可以借诸葛瑾传话给孙权,让其知道自己罪在何处。黄权的这个建议十分老辣,他是很善于打“舆论战”的。诸葛瑾同志见到刘蜀黍后就说了:当年关公守荆州时,吴侯本想与其结亲,关公不允;曹贼撺掇吴侯偷袭荆州,吴侯一直不肯,然而部下吕蒙擅自做主闯下大祸。现在吕蒙挂了,冤仇已息;吴侯准备放归孙夫人、归还荆州、缚还降将,以此来两家合好,共伐曹魏。在这里诸葛瑾偷换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偷袭荆州从头到尾吴侯孙权都参与进去了,把“屎盆子”光扣在吕蒙这么一个死鬼头上是很不公允的!诸葛瑾很是狡猾,他知道刘蜀黍就是天大的能耐也不能拿一个死鬼怎么样,所以才如此这番。但诸葛瑾的这番话释放了三个非常大的善意,那就是:一、送还孙夫人。“送还孙夫人”表明吴侯孙权恢复承认刘蜀黍这位妹夫的的身份,蜀汉和东吴恢复先前妹夫与大舅哥的亲戚关系;“归还荆州”等于送还和益州差不多大的一大片领土,刘蜀黍的国土差不多一下增长100%;“缚还降将”是彻底向刘蜀黍低头,让刘蜀黍报仇雪恨。可以说东吴的这三项让步都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第二项。
换作别人早就笑纳了——求之不得啊,不战而得着三项大“实惠”,何乐而不为?然而刘蜀黍却愤怒地一口回绝,说出了“杀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罢兵,除死方休”这样的狠话,而且扬言要做掉孙权。看来其确实被一时的悲痛冲昏了头脑!
冲动是魔鬼,一点也不假!
而这边张昭就开始进谗了;他说诸葛瑾这次肯定一去不复返,他见蜀军势大,肯定借此机会叛逃了。张昭这人从孙策时代起就是东吴的二把手,智商极高,然而奇怪的是在两个关键问题上都犯下错误:首先是当年立主降曹。其次是这次对诸葛瑾判断失误。相反吴侯孙权对部下看得极准,事实也证明了他这一点。
这下就难办了:西蜀不肯让步,那就只有和曹魏结盟,否则腹部受敌那就彻底完蛋了!孙权也是能屈能伸之人,他赶忙向曹丕称臣,接受了曹丕的封爵:吴王。
然而曹丕也是“老油条”,他并没给予东吴以实质性的援助;他是想看二虎相争,坐收渔翁之利。所以说吴王的这一招并没多少实际效果,顶多只是求得了些心理安慰。这边西蜀大军眼看着杀了过来。西蜀大军实际上是“西蜀联军”,除了刘蜀黍率领的主力外还有“外籍军团”
蛮王沙摩柯的数万番兵和洞溪汉将杜路、刘宁的两支“雇佣军”,情况还是蛮复杂的。这也是最后刘蜀黍惨败的一条重要原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远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