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

第31章 李贽2

第十个名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对于李贽的态度洪涛权当没看见,自己年轻时和父亲聊起某些道理也是这种态度。越是无知的人就越容易把自己的想法当真理,因为他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它想法,也就无从去比较高低。

古人不是发明过一个词嘛,叫做自大。古人还生动的比喻过,夏虫不可语冰。和一个从来没见过冬天的人描绘冰天雪地,他除了觉得满嘴胡言之外还会认为对方是个大骗子。根本不去想有没有可能真存在冬天,有没有可能是自己错了。

“……本朝以孝立国,以儒治国,怎可句句不离商贾之事!”很显然,李贽好像不是夏虫,他考虑了很久,依旧没找到反驳的理由,但又不太甘心无言以对,于是人性的通病就犯了,开始找援兵,比如圣贤之书。

“何为孝?《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谏诤章又曰: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本朝因抗拒父母、直言谏君,被官府责罚、被当庭杖责者不计其数。本宫请问老先生,到底是该按照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来做呢,还是按照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来做呢?

何为儒?《大学》有言,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我虽然没看过老先生的书,却听闻弟子信众遍布,想必要比朝中那些尸位素餐之辈更符合先贤教诲。然先生是否仔细研究过格物?是否致力于了解世间万物的规律?

如果有,能不能告诉本宫,从泉州出海如何抵达欧罗巴诸国?造一座高炉炼铁如何日产万斤?种一亩地怎么才能让粮食高产?用一担丝怎么才能更快织成绸?或者如何练一支强军平定北方?”

只可惜李贽找的援兵也救不了他眼下的危机,以孝治国纯属用私德代替公德的糊涂之举,如果人类全能把自己的道德标准提高到那种程度,地球早就大一统了。

儒学也是一样,它本身没错,讲的道理都对,问题出在了前提,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这些道理成立,在什么情况下就不成立。

古人写的时候怕是也没打算当成不变的真理,他们当时只是在总结世间的规律,打算留给后人当参考。之所以被推崇到如此高度,无外乎利用价值这四个字。有人想利用它们的内容去忽悠人,达到某种目的。

儒学崇尚格物,啥是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用后世的话解释就是哲学和自然科学。曾子认为,想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最先需要增加知识储备,当量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明事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新书推荐

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春枝缠继兄不善明末:边军不退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带着美女闯三国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金玉满唐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谍海无名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谍战风云录:大宋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最狂上门女婿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朕,剩者为王大明风流乱世种田日常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在水浒做奸商(HP)Forgive我家娘子太体贴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我在异世界召唤倒拔三国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