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

第三十八章 杀人也可名扬士林(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笔迷阁】地址:bimige.org

刘周此刻头有点晕,脸色有些发红,很明显有些高血压的迹象。

但他还是坚持着不倒,亲自又往漆碗中倒满了水,让那驿使润润嗓子,随后便请对方将所知道的前线战报大概跟他赶忙说一说。

那驿使重重地咳嗦了两声,随后便当着一众豪公的面,犹如说书一样将前线的战事给大家伙详细的讲述起来……

时间往小半年前回溯:

卢植被刘宏任命为北中郎将,与被朝廷重新启用的夏育、臧旻抵达了雁门,同时召代郡、云中、定襄、上谷、渔阳、广阳、涿郡、右北平两州戍卒并各郡都尉及在职军官,整兵于代郡和上谷。

刘俭身为涿郡兵曹佐史,自然也被推荐往前线效力。

同时公孙瓒也因事先与太尉刘宽打了招呼,亦被迁往前阵任比千石的别部司马。

经过了一番征调和任用,这次北上出塞的汉军阵营最终规模初显。

任北中郎将,目前最为皇帝所信任的卢植假节三军,地位最高,但在北地军中的根基较弱。

在北伐军中的势力最大的,属凉州系人,包括以董卓、夏育、田晏等皆在高位。

虽然失去了最大的后台段颎,可一旦大汉朝有重要的军事行动,每每能被朝廷想起来的,还是这些凉州系的将官。

没办法,凉州人再不入关东士族的法眼,但人家就是能打,一旦边疆有了大战事,大部分的经学名士还是只能干瞪眼,要是能拿经卷咒死鲜卑人,他们倒是没什么问题,问题经文目前还没发展出这个功能。

……

卢植是尚书,也是当世大儒,且不论他的思想觉悟有多高,但在朝堂之上他终归还是一个朝臣,但凡是一个大汉的朝臣,那入仕之后心中就都具备一个最基本的政治素养,那就是弄清楚自己的派系。

特别是对于清流名士而言,这个东西绝对是泾渭分明,谁也模糊不得。

在学术上,他是古文经的大儒导师,在朝中,他是清流名士的中流砥柱,如今在战场上,他也下意识的将自己划拨到了一个重要的阵营——幽州系军人。

虽然大家的目地都是溃败鲜卑,但若是手下没有自己派系的心腹之人,这对于卢植来说也是一件颇为掣肘的事情。

而在这种时刻,有众多门生故吏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卢某人在幽州官场也是有朋友的,同时我还有门生在军中!凉州系人再多也淹不死我!

公孙瓒,刘备,刘俭,这都是我亲学生!

说实话,这几个小儿在卢植的教学生涯中并不算什么稀奇货色,放眼大汉各郡高门,缑氏山跟卢植学经的人,这些年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这几个不论是家世还是方方面面都跟那些没法比。

但偏巧,现在就需要他们几个出力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臭县令朕怀孕了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金玉满唐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我在异世界召唤大明风流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谍海无名继兄不善谍战风云录:大宋春枝缠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大唐小说家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清末土司王大宋小农民朕,乃万岁!带着美女闯三国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明末:边军不退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朕,剩者为王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我家娘子太体贴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最狂上门女婿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倒拔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