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其实不管哪一款坦克,如果能引入华夏,对付小本子都不是大问题。
小本子的陆军从来都不是天下无敌的存在,只不过赶上了更为羸弱的华夏,才让他们看起来很厉害一样。
如果让小本子陆军在欧洲战场跟德国,跟毛熊干一架,结果还指不定如何呢。
反正从装甲部队这块来说,小本子绝对是被碾压的存在。
作为陆军的王牌,装甲部队一直都是开路的先锋,拥有一支勇猛顽强的装甲部队是一件令参战国无比自豪的存在。
自诩为“亚洲最强的“霓虹自然而然地也拥有着自己的装甲部队,但他的主力并不是像德国的四号,也不是苏联的“t-34\/76“。
而是剑走偏锋,选择了体积小、重量轻的装甲车,也就是九七式坦克。
1936年,霓虹军部根据前线士兵的要求,准备对现有的步兵战车进行改良升级,以便更好地适应新的战场环境好人员保护。
之前的霓虹装甲主力是20年代研制的*******,这款坦克虽然速度灵活,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防护力较差。
在面对反坦克步枪和pak36反坦克炮时,出现过被击穿的命运;
在与毛熊的战斗中,由于火炮口径较小,难以对苏军坦克有实质的威胁,反而苏军的坦克可以轻易地击毁*****。
这些战场上的教训要求霓虹的研发单位必须及时、快捷地研发出的一款新式的装甲战车,在火力不得低于*******的基础上,同时增加装甲的防护力。
但此时的霓虹国内由于桥梁、道路基建技术不完善,大部分的桥梁的承载力有限。
因此新战车制造成功后,如何安全地运输成为了一大难题。
最终根据多方结论和反馈的信息,霓虹参谋本部要求新战车的重量不得超过12吨。
根据参谋本部的要求,霓虹委托国内两大生产厂商——三菱重工和大阪兵工厂各生产一辆样车,然后比较其性能,以此来决定选择哪一款样车作为最终定型的新产品。
三菱重工的甲方案样车强化了防御设计,改善车体工艺同时车速标准放低,预定重量13.5公吨;武器方面,主武器为双人炮塔,副武器为2挺机枪,车辆的战斗室容积维持八九式标准;
而大阪兵工厂的乙方案样车减轻了车体重量,总重量只有10吨,防御力降低;武器方面主武器为单人炮塔,副武器为1挺机枪。
当两款样车送至参谋本部时,对二者的选择争论出现了白热化阶段:甲方案的重量问题被多次提及,原本想将甲样车的重量降低为12.5吨,但由于技术原因而作罢;
乙方案的主武器被认为火力不够,在实战中恐怕出现火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双方都不能进行妥协,参谋本部最后下令两款样车同时研制。
1937年6月,两款原型车陆续完工,随后在富士训练场进行测试。
甲方案原型车由于陆军后期提出的要求,车重超过了15吨;
乙方案原型车的重量有所降低,为9.8吨。
两款样车被送往前线后,士兵反馈乙方案的车体防御力不足,士兵的伤亡率高于甲方案样车的伤亡率,最终霓虹决定将甲方案样车作为最终定型的新款装甲车辆。
1938年霓虹将新款战车命名为九七式坦克。
九七式坦克正式定型后,霓虹为其安装了两款不同型号的发动机。
一款是过燃式柴油发动机,另一款是三菱公司生产的savd直喷式柴油发动机。
两款发动机经过测试后,霓虹高层对三菱公司生产的直喷式柴油发动机赞赏有加。
相比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更高,为确保九七式坦克能够在寒冷的地区进行作战,霓虹还为其配备了气体冷却装置,弥补了柴油发动机需要大量冷却水的棘手问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天命在我》《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重回年代赶海打猎》《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在反派出生前(快穿)》《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北美新神》《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