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

第22章 扬名四海。

《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

【朱棣迁都也说了这么久了,再讲讲他的另一项伟大事业吧】

神迹中的背景变幻成了一望无际的蓝。

【朱棣在位时,海上贸易可不兴盛,大名鼎鼎的郑和七下西洋就算在他的主持下。】

【永乐三年,朱棣命令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说到郑和一生也是颇具色彩。】

【他在明军攻打云南时被抓,随后入宫成为了太监,在靖难之际被朱棣赏识。】

【他也没有辜负朱棣的期望,郑和船从苏州到福建,从福建开始了西洋之行。】

【据明史记载,郑和的这支舰队共有二百四十余只,配备有两万多人,郑和本人乘坐的主船更是长四十四仗,宽十八仗,可容纳千人。】

【郑和下西洋,带了一船战马,同时运输草料,一船粮草、一船淡水用于海上消耗,外加大小战船,这支分工明确的船队让郑和在海上所向披靡,无往不利。】

-----------------

汉朝,元朔元年。

刘彻满眼热烈:“来人,召楼船官,工部等人速来见朕!”

此时的他已经意识到了海外贸易的巨大利润,漕运可以说成本太大,难以短时间内完成。

可海上贸易却是随时可以,只是曾经没有大力发展海兵,只想着北伐匈奴,却忽略了最能赚钱的大海。

他要为大汉训练出最强的海军,建设无敌的舰队,让大汉之名扬名四海!

【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洋,自福建五虎门开驾至占城、爪哇,入印度洋,经锡兰山,继向西北,到古里返航。据说他曾在古里留下石碑,彰显大明地域等文字。】

【永乐五年,第二次下洋开始,航路与第一次基本相同。带去诏谕赍赐,带回珍宝异石、珍禽异兽。永乐七年回程之际立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第三次从永乐七年九月到永乐九年六月,以东印度洋为中心,从爪哇、苏门答腊往锡兰,又北上印度东海岸,在马六甲修筑城塞后返国。】

【第四次从永乐十一年十月到永乐十三年七月,又经东印度海岸折往波斯湾,到达霍尔木兹。】

【第五次从永乐十五年秋到永乐十七年七月,与前次航线相同,但又另分一支船队经由阿拉伯南岸远航到东非沿海等地。】

【第六次也是朱棣最后一次下令出海,后二十二年去世。而在他的太孙登基后五年,郑和才迎来他的最后一次航海,也在这次出行当中病逝。】

-----------------

明朝,洪武十三年。

大殿里已不复之前的沉闷,未来的大明在朱棣手中可谓是万国来朝,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朱元璋在乎的可不是这些:“区区未曾教化的蛮夷,还不如北方的游牧民族,有何欣喜的?如此失态!不过是为我大明锦上添花罢了。”

他在乎的可不是有多少人来朝拜,他看到的是大明在海上航行能带来多大利益!

即便如此,朱棣脸上的笑容也没有下去,或者说他们有可能看到的未来如此繁华怎能不让人开心?

-----------------

永乐十六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拿铁沾咖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臭县令朕怀孕了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大宋小农民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金玉满唐带着美女闯三国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乱世种田日常我在水浒做奸商朕,乃万岁!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最狂上门女婿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谍战风云录:大宋玄天宗修行记事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大唐小说家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HP)Forgive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家娘子太体贴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谍海无名我在异世界召唤大明风流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继兄不善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春枝缠倒拔三国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朕,剩者为王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