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bimige.org】第一时间更新《帝师》最新章节。
仓促之间,大同副总兵带兵回援,宣府总兵官张俊出城迎战,力图拖住鞑靼主力。镇守宣府太监刘清亲自担任监枪官,东厂探子和锦衣卫组织起火铳队,为张俊的侧翼,以供策应。
最危急时,巡抚都御史李进亲自登上城头,为边军擂鼓。战况胶着不下,更扯下官袍,光着半边膀子,抓起长刀,领着民壮杀出城门。
这一战,张总兵斩杀一名鞑靼百户,三名骑兵。李御史未有斩获,更添两道伤疤,却让张俊及麾下另眼相看。
并非所有书生都是“文弱”。
有胆气上阵,纵不能杀敌,也是条汉子!
张俊三人齐心协力,总算为大同副总兵争得时,及时回援挡住鞑靼铁蹄。
然也只是暂时。如若鞑靼继续增兵,单凭现有的兵力,绝对支撑不过五日!
“军情迫在眉睫,请再调京军增援!”
急报送到,内阁和兵部达成一致,再次从京卫调军。
大同告急都不见太原有动静,晋王是什么心思,几乎摆在台面上。
只要朝廷下旨从太原增兵,晋王必会趁机上疏,请恢复王府护卫。
不答应,显得朝廷不近人情。让藩王守疆却不给兵权,落在世人眼中,难免凉薄。若是答应,王府趁机招兵买马,尾大不掉,即便赶走鞑靼,京城也未必安全。
仔细琢磨,刘大夏也是吓出一头冷汗。
调兵之策实是出于好心,然就朝堂政权而言,好心往往却会办坏事。
“请命都督李俊、神英俱充参将,各领兵两千驰援大同。”
刘健开口,朱厚照当即答应,并照前例,仍是人赏银二两,布两匹。
“刘先生。”
“臣在。”
“李都督擅攻还是擅守?擅用骑兵还是火器?”
“这……”
刘健迟疑起来。他只知李俊和神英都是勇将,屡经战阵,沙发果决。两人如何排兵布阵,当真不清楚。
太子殿下为何会问出此言?莫不是仍没打消亲征的念头?
文官队伍中,杨瓒低头再低头,恨不能躲在刘学士背后,彻底藏起来。
太子殿下决意苦读兵书,更将他的问话记得如此之牢,他该高兴还是找个地方哭一场?如被御史言官抓到,八成又有大帽子扣下。
一码归一码,打过奸宦不代表万事大吉,就此被御史给事中放过。内阁相公都时常被参两本,何况他这个小小的侍读。
在大明官场行走,被言官弹劾是正常,不被弹劾才是奇怪。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