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

第6节(第1/2页)

酸笋鸡皮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巩固基础的方法,就是自学了一遍小学课本,从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开始看,一直看到六年级,我觉得有特别大的收获……”乔安安继续说道。

吴老师一愣,用不可置信地看神看向乔安安,“停停停,让你分享经验,你乱七八糟地说些什么呢?”

看小学课本?还从小学一年级的开始看起?吴老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哦对,他前些日子是看到乔安安课间在看小学课本,可是要说她是凭借看小学课本,短短一个月时间在年级中前进了五百多名的,吴老师打死都不信。而且这种话,在全校面前说,岂不是要被全校师生笑死?万一真的有学生信了乔安安的鬼话,真的去看小学课本,那又怎么办?初三时间多宝贵,哪里能这么浪费。

吴老师用嫌弃的眼神看着乔安安,“好了,不用继续念了。你回去把稿子好好改改,分享一些进步的真实经验,不要吝啬,同学们一起进步才是好事。”

乔安安没有与吴老师辩驳,她说的本来就是真实经验,既然吴老师不相信,那她只好找些套话说说。

吴老师这样的人,乔安安早就看透了,就是再常见不过的小人。说坏倒也不算坏,不会行什么大奸大恶,但是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先。乔安安从上次吴老师停她的课的时候,就看透了他。

这样的人,做大多数工都没有关系,但是为人师,却有些不合适。

虽然乔安安的讲话被叫停了,但是沈蓉还是觉得快被气死了。她根本想不明白,她前脚向年级主任举报乔安安考试弊,年级主任后脚就要树立乔安安为榜样,究竟为什么会这样?

年级主任和她的爸妈都认识,平时对自己也多加照顾,甚至上次,她去找年级主任告乔安安的状,说乔安安想在网上出名,但是有损学校形象,年级主任毫不犹豫地就停掉乔安安的课,来惩罚她了。

怎么这次就不一样了呢?

沈蓉坐在下面,看着乔安安站在讲台上,怒火中烧的她根本听不清乔安安在说什么,只是看着乔安安那张精致的脸,就恨不得冲上去将她拽下来。

乔安安的微博,在整个汉服圈掀起了轩然大波。如果说之前赵涵阳的炒,一部分同袍注意到了,一部分同袍没有注意到,注意到的那一部分人中,也只有一部分吃他那套,还有一些人不吃。那么现在,整个汉服圈都在议论这件事。

打脸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剧情。

到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看清楚了事情的脉络,分明就是赵涵阳想要红,想踩着岂曰无衣在汉服圈立足,然而被岂曰无衣狠狠打脸了吗?

人们尤其津津乐道的是,打赵涵阳脸的,还是一个初中小姑娘,之前赵涵阳还在挑唆粉丝骂人家只有一张脸能看,其他地方都无法和他比。

如今呢?

不知道昨天对乔安安出言不逊的人们,今天会不会厚着脸皮把自己发过的微博评论删掉?还是留在那里明晃晃地刺自己的眼睛?

乔安安转发了“岂曰无衣”账号昨天发的视频,并没有全部转发,只转了她写毛笔字的那一条。

乔安安的微博如今已经有十多万的粉丝了,她刚一发微博,立马就有大批的评论。

“安安不但人漂亮,连字也这么漂亮?”

“我以为会舞剑已经很了不起了,没想到wuli安安还有这么多才艺!”

“我也练书法十几年,自己的字可能写得还不够好,但是什么样的字好还是能看出来的。安安这字绝对大师级水平,我受到了惊吓……得去缓一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娱乐春秋》《在反派出生前(快穿)》【武林文学】【人气小说网】《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文豪1978》《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小燕文学】《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横空出世的娇帝君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穿越三国:姐妹同心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寻找轮回的你穿时空的女将军姝宠我是主母,也是孟婆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折红鸾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落在荒年崽崽很闲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表妹不欲攀高枝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悍女麴凰驭龙婿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诱梦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