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bimige.org】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最新章节。
刘宏大喜道:“愿闻其详。”
阿备道:“要想府库充盈,无非开源和节流两种办法。如今大汉每年都有许多天灾发生,有许多灾民需要安置,实在是无法节流。所以,朝廷只能在开源上面想办法。”
一听讲到了自己最喜爱的内容,刘宏赶紧点头:“正是。”
阿备接着道:“朝廷的财税进出,向来是由大司农负责。臣只是少府管辖下的一个小小的中藏府丞,不敢妄议大司农所辖之事,更不敢妄谈国家大事。然臣年少时曾与母亲织席贩履,了解一些商贾之事,愿说之以悦陛下。”
阿备清了清嗓子:“在臣的家乡,有一位老木匠。老木匠花了五十钱买了一些木材,然后用三天时间做了一张桌子,拿到集市上卖了两百钱。这一天,有一个商人雇佣了一百个这样的老木匠,给了他们价值五万钱的木材,让他们为他生产桌子。请问陛下,这位商人一个月后可以获得多少张桌子,一共价值多少钱?”
刘宏算了算,道:“一共是一千张桌子,价值二十万钱。”
阿备点了点头,继续道:“木匠们为商人制桌子,当然不能白干活。商人每个月需要给每个木匠五百钱工钱,一百个木匠就是五万钱的工钱。由此,商人最后付出的成本是五万钱的木材钱和五万钱的木匠工钱,一共十万钱。而商人则可以获得价值二十万钱的桌子,净赚十万钱。”
“等一等!”
一直用心听故事的刘宏突然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老木匠如果自己干的话,一个月可以赚一千五百钱。他为什么要去给商人干活,而每个月只赚区区五百钱呢?”
“老木匠固然可以自己干,但一来他没有那么多的本钱去置办木材、工具等东西;二来他就算做出了那么多的桌子,也不一定能全部都卖出去。与其因为卖不出桌子而饿肚子,不如给商人干活,可以每个月稳定地领工钱,保证生活。”
刘宏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那就合理了。”
阿备反问道:“陛下认为此事真的就那么合理吗?商人既没有刨制过木料,也没有给桌子上过漆——他们没有付出一分一毫的劳动,却可以独得十万钱的利润,赚得比一百个辛苦工的木匠还要多。这样真的合理吗?”
“啊……这……这……”刘宏自出生以来,还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一时间都被问懵了。他皱着眉仔细地想了想,沉声道,“好像,是有那么一点不合理。”
“这自然是不合理的!”
阿备斩钉截铁地道,“商人固然需要承担桌子卖不出去的风险,但木匠们也需要承担被商人解雇或者拖欠工钱的风险。从这一点上来说,大家都是一样的。
木匠们获得的五百钱工钱,仅够温饱。但他们生产出来的桌子所产生的利润,却被商人给霸占了。风险大家平摊,但利润却全都被一个人拿走,这件事哪里有半分合理性?”
“这不就是欺负人吗?”
刘宏恍然大悟,气愤得猛拍桌案,“往日里,朕只是听人说商人贪婪可恶,却始终不知道是怎么个可恶法。如今听玄德如此一说,这些商人当真可恶!
长此以往,安分努力的百姓只够温饱,奸诈狡猾的商人们却越来越富。这个国家岂不是乱套了?
孟子称商人为‘贱夫’,商君视商人为‘国敌’。高祖平定天下后,规定商人不许穿丝绸衣服、不许乘车骑马、不许仕官为吏,果然是有先见之明!”
刘宏忍不住站起身来,激动得走来走去。他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道:“这些商人平白得了这么多的不义之财,就应该给朝廷多缴税!朕绝不能让他们跑了……”
“陛下!”
阿备赶紧将刘宏的思路拉回来。
他只是想给刘宏讲一些理论知识,把今天的事情先糊弄过去,并不是真地想让他马上去加税。
他现在的势力还太小,难以自保。要是那些豪强们知道是他在背后鼓动刘宏加税的,他还不得小命完蛋?
“陛下,商贾之事十分繁琐,并没有这么简单。刚刚,臣只是为陛下讲了一个解闷的小故事罢了”阿备继续道:“臣给陛下说这些,只是想要给陛下解释两个新的词语,一个叫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个叫做剩余价值……”
其实,在华夏古代早就有人对商人们的超额利润提出了批评,统治者们也大多实施“重农抑商”的政策。但这些人对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通常都只有一点简单的、朴素的、道德上的认知。
像马姓导师这样从数学上将一切剖析得清楚明白的理论根本没有。
阿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讲故事的形式将其中的道理说给刘宏听,瞬间将刘宏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笔迷阁】地址:bimige.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