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太湖石运送的过程异常悲壮,大一些的太湖石高达六丈,一次性需要几千名纤夫拉纤,累死之人不知凡几。沿途遇上的桥梁若是阻碍了通行就要全部拆除,一时民怨沸腾。
当年又恰巧赶上灾荒之年,太-祖便是在那样的环境下煽动征夫一同掀起了反旗。艮岳中设雕阑曲槛,葺亭台楼阁,可叹这游娱苑囿尚未造好,江山就易主了。
这般走走停停,直到五月底才到了江南。
大长公主昔年与太-祖的旧宅早就被拆除运去了京城,而殿下又不愿祝进吴家的祖宅里。弃舟登车后,凤驾便径直去了西泠书院。
“来,陪着我走走。”大长公主突然出声对昭昭道。
昭昭不由得觉得奇怪,这一路上殿下大多都是叫崔嬷嬷作陪的,怎么到了西泠书院竟是突然开口唤了自己。可她还是恭顺地跟在大长公主身后,随她慢慢走到了一个小院门口。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第六十九章
满院的梨花早已经凋谢,可院子里的山石房舍却仿佛还是老样子。
眼前的少女乌发朱唇、容光潋滟,让人恍惚还是当年。她拎了食盒上山,来寻自己求贤问策的丈夫,少女给她开门,还邀她一同去院中荡秋千玩,笑容比春光更美。
彼时这里是阮先生居住的院舍,西泠阮郎,诗画双绝、名满江南。而她的丈夫,想要效仿三顾茅庐的刘皇叔。
那日众人在书房里商定起兵诸事,杨义成探出身来给她开门。她记得那时她辅一进门就瞧见了那个倚在窗边的白衣青年。她的丈夫正在向那青年问策,她不敢打扰,脚步轻轻走到丈夫身侧。
现如今,往昔的画面在一片血中烟消云散。故人皆已去,唯她一人苍老悲怆至此。
大长公主抚了抚额角,微有眩晕之感。
昭昭赶忙上前扶住大长公主,关切地开口道:“殿下,那边有一个秋千,不如我们过去坐坐。”
大长公主一愣,目光怔怔望向院子中的那个秋千,眼前少女的面容仿佛真的和多年前的那个女子重合在了一起。她喉头隐有涩意,沙哑开口道:“不必了,也不知现今此院是何人所居,今日来此已是唐突。我们走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