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姐姐同他……
昭昭惊诧地捂住了自己的嘴。
皇宫,文德殿。
永兴帝翻阅着手里的奏章,御案上还堆着高高的一摞,虽说都是大长公主已经批复过了的,可他依旧细细地逐一翻阅着。
未几,也不知永兴帝究竟是看到了哪份折子,他摩挲着腰间的锦囊,眼中神色阴鸷。他忽然一甩袖,将桌案上的砚台笔洗全都扫到了地上。一旁侍立着的高公公身子不易察觉地一颤,然后继续眼观鼻鼻观心地立在原地。
“收拾了。”许久后,方听见少年沙哑的声音响起。
现如今这天下承平已久,明面上依然盛世昌平,可内里吏治早已*不堪。同派官僚沆瀣一气、结党营私,一点都不把他这个尚未亲政的天子放在眼里。女主监国,有多少人还记得他才是这天下之主?
永兴帝想起昔年读史,大周世宗早年曾于官场行连坐法,建立官吏档案。若是有一人贪腐他就杀一批,一时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少年天子苍白的脸上隐有嗜血的狠戾。
可惜今时不同往日,那时候乱世里人心思定,君王越是强权就越是能够让愚民们看到希望。现如今天下太平,他又应当如何对付不听话的臣子呢?
尚在东宫时赵子孟给他讲授经史,学至《资治通鉴》,言说司马温公称颂周世宗“不爱其身而爱其民”。永兴帝唇角有淡淡的讥诮,那柴荣不过是把君王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建立在了反腐的高度以愚民众。于是,党同伐异便成了社会正义。
少年的眼眸慢慢眯起,帝王心术,他仿佛生来就懂。
他自小在冷宫长大,一众兄弟都是三四岁就启了蒙,唯他一人六七岁了还目不识丁。太子妃一朝丧子,他则是阴差阳错得封太孙。他想起瘦弱的孩童第一次踏出东宫,他想起那年花团锦簇的靖北侯府,他想起假山下那个英气美丽的女童……
永兴帝竟露出了一抹难得的笑意,一旁侍立着的高公公揣摩着他面上的神色,小心翼翼地开了口:“陛下,方才昭仪娘娘来送汤水,眼下就侯在外边呢。”
说罢高公公便悄悄去打量天子的意思,只见他目色一冷,脸上闪过一丝不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