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得跟周南八拜相交了。
他大大称赞了周南的世界通史,并且还就周南的世界通史所使用的解析方法跟周南进行了讨论,询问周南为什么没有完全使用年鉴学派的方法。
周南也毫无隐瞒地说道:“那是因为用更多相互用和事例的展示,更通俗易懂,能够让一个普通人也能解读历史。如果像汤因比先生那样解析,恐怕大部分人湖看的头晕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他哈哈大笑了起来,显然对周南调侃汤因比显得非常开心。
临走之时,他也一直激动地说道:“我会在法国媒体替你张言,像你这么优秀的人才,绝对不容媒体无底线的抹黑。”
其实,这个年代的媒体还是比较保守和有职业素养的,跟后世的媒体比起来,现在的媒体有底线多了。
虽然现在法国的一些媒体从各个角度抨击周南,但是目前主要还集中在世界通史这本书的内容上,并没有涉及周南的民族和私人社会关系。
当然,对于他的好意,周南当然不会拒绝,毕竟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扬名。
而且他的世界通史也比后世出版的什么世界通史全球通史这两本书加起来都要更严谨和完善。那些书都能被为教科书,更何况他的这一本了。
即使一些国家接受不了他的理论,也不是因为他的理论有问题,而是因为他的身份背景的歧视。
而且,周南也丝毫不害怕他们一直不接受自己的理论,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以后的研究只有这一条路。他们不接受,就只会走弯路,最后还是会回到周南的方法上来,因为周南几乎已经把前路全部堵死了。
在内容上,周南已经做到了严谨的极致。不论是历史,人文,政治,哲学,经济,周南都把后世的诸多成熟理论应用了进来。
虽然不能自夸说无懈可击,但是在大节和方向上,周南都已经拿出了成熟的理论,这就好比周南已经霸占了专利权,其他人都绕不过去,只能跟他买专利。
世界通史的成功之处,除了它是全球史观的开山之,还在于全书充满了强烈而深刻的现实感,这才是世界通史不同凡响之处。
他相信,这个社会终究会慢慢接受他的这本书,只不过,他希望这个时间来的更快一些而已。
第二天中午,费弗尔起床后就接受了进入酒店的法国记者的采访,虽然周南没有去关注采访的具体内容,但是也听埃廷尼说了大概内容。
当着不少法国媒体,和瑞士跟过来的媒体的面,费弗尔用不可思议这四个字赞誉了周南,并且将周南的历史解读方法称之为完美。
这两个词都不是学术界经常会用到的,由此可见费弗尔对周南的欣赏。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周南帮他丰富了年鉴学派的主体思想,让他才这么激动。
因为他都已经这样表态了,在受他影响深远的政治人文学院,周南也没有受到任何的刁难。
这一次,周南的演讲紧扣斯特拉斯堡学生的内心,以二战期间的历史关系和社会变迁,讲述了斯特拉斯堡这个在德法夹缝之间生存的城市。
他并没有偏向任何一边,只手以一个局外人的中立角度来分析,并且衍伸到了战争结束后,德法关系的发展。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