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孤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殿试的考题早就定下。
如保赤子,心诚求之。保民如保赤子,以赤子之心求治国之道。
这是刘太后定下的题目,早早就报给了皇帝。
小皇帝早就烂熟于心,但对母后突如其来的阻止满是愕然。他就像是个被强迫穿上大人衣裳的孩子,在这时还是流露出些许无措。
一个大太监从屏风后绕出来,俯身在皇上耳边轻声说了些什么,随后就看到皇上端正了姿势,强装淡定地推了推冠冕。
“此次殿试题,如保赤子,心诚求之。保民如保赤子,以赤子之心求治国之道!”
小皇帝清了清嗓子,一本正色道。
谢仪早已研磨好墨水,提笔在纸上写下这次题目。
尺通“赤”,故以赤子称呼孩童。而赤子之心,则是出自《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而“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这句,又是出自《大学》,大概意思是要想保护赤子之心一般真诚。
谢仪沉吟,这题目实则可以容纳的范围过广,凡是治国之道,只要能切合这前提,便能成为阐述的模样。
策问策问,非但要言之有理,针砭时弊,更要和世情相结合,方才是一篇得体合格的文章。
她的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矮桌边角,很快就定了主意。
张太远擅长此道,在教导谢仪中,常常引经据典,又结合着各地的情况深入浅出,言语犀利透彻,致使谢仪也很清楚问题所在。
朝廷与民争利、大兴土木,贪官污吏盘剥百姓……尝有太.祖号令,贪官当杀,田地造册,可随着太.祖逝世,改弦易调,躲懒省事,各有各的私心,再不复当初政令的初衷。
眼下朝廷看似强盛,又打退了外敌,可如同中空的树干,摇摇欲坠。
谢仪的毛笔沾着饱满的墨水,停留片刻,便再没有犹豫。
主考官虽是皇帝,真正阅卷的人必定有谢章合及刘太后一路,从目前朝廷的种种策略来看,不论是谢章合还是刘太后的政见都偏于□□,先稳内再定外。
剑走偏锋的文章过于犀利,这般考生常是性格偏激之人,若为上等,易为刀锋。不管是谢章合亦或是刘太后,都对这样的人没有太大的需求。
殿试比之省试,又宛如有了后盾一般,再难也不会跌出这百余人中,因此谢仪思定后,便下笔如神,再没有任何犹豫。
大殿能容纳百多名考生,自然面积广大,摆满矮桌软垫后,仍然绰绰有余。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