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之慧紫鹃》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
倏忽已是翻年,仍是寒意料峭。
府里热热闹闹过了,众丫鬟婆子得了新衣,又分了赏,个个办起差来都是脸带笑意,足下生风,满府竟是喜意融融,独有贾母院内却是一片阴云密布。
原来是节后江南林府来了丧信,府上敏姑奶奶于去岁十二月一疾而终。
虽早前接到贾敏来信,贾母便隐有不详,心中早已对此事有了预备,但也未曾想竟是这般快。等从噩耗中缓过神,想起贾敏在信中所托,念及贾敏一去,林家再也无人能教养黛,连忙急急遣了男女管事前往维扬要接黛上京。
只是黛素来怯弱多病,母丧后又悲痛太过狠狠病了一场,身体未能大愈,故一直未能成行。
待贾母多次遣人后,林如海终是安排了黛于出月初二启程入京。这个消息总算让丧女后一直郁郁寡欢的贾母重新恢复了几分精神。
周巧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放下块大石,她穿越到红楼世界至今,都是提着颗心的,深怕因为出了自己这个穿越者而使红楼发生什么不可预知的变故,现在见黛仍如原著所著般上京,也就安了心。
贾母接了林如海来信知林府船只月末便要到京,更是时时惦念,恨不得眨眼黛就到眼前,便时时催着凤姐儿使人去码头接客。
凤姐儿向来奉承老太太,见了老太太实在牵挂外孙女,每日早早支了府中管事领了人在岸口候着,只等林家船只进港,立马将林姑娘接了进府。
满府里都因老太太对林姑娘的重视议论纷纷,都说老太太看重林姑娘,怕是除了宝其他人都比不得,只怕宝都得排到林姑娘后头。
贾母和凤姐儿这般态却扎了王夫人的眼。
王夫人与贾敏原便都是四王八公后裔,一般出身。只是贾代善和贾母老年得女,贾敏又生得花容月貌,玲珑蕙质,老国公更是爱如珍宝,特意请了自家幕僚来亲授诗文。
王家却不同,王家老太爷军功起家,素来信重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王家女儿从来只学针线女红。
待到了年岁,往外交际,贾敏人才出众,文采斐然,名满京都,王家女儿却泯然众人已,王夫人心内怎会无有想法。
好不容易等王氏嫁进了贾府,成了她嫂嫂,满以为不会再受贾敏压制,谁知老国公和老太太放着嫡亲儿子媳妇不疼,只疼一个要外嫁的姑娘子。
她在府里与贾敏稍微争执两声,贾母便借着她是新妇,要孝敬姑嫂,拉着她白天黑夜地站规矩,新婚不到半年就往她房里塞了两个狐媚歪道的贱蹄子,还害得她的珠儿从娘胎里便生了不足。
她熬了多久,忍了多久才把这难缠的小姑子给送出了门。老天都看不过眼,让贾敏也遭了报应,嫁入林府数十年才得了子,长到三岁还殁了,贾敏自己也成了个病秧子。
天知道她得知贾敏一病没了的时候,心里有多快意。偏生贾敏死了也要和她过不去,临了还要把她那刻薄短命病秧子塞进府里。
老太太还以为她不知道她们母女俩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是见了她的宝聪慧,将来必有大出息,想着把那小病秧子配了她的宝。
王氏想及此处,面色阴沉:哼!只要她还当着一天荣国府的家,这事就不要想成。
王氏在房内叫来周瑞家的如此这般吩咐了几句。
不久,王夫人院里小丫头就朝凤姐儿居所的方向跑去。
待得凤姐儿在议事厅安排完家务,回了房,就见王夫人院里小丫头正在廊下候着。
“这一天天的也不知怎的有这么多事,可是累坏我了。”
凤姐儿先进了屋,坐上炕榻,接了平儿手中热茶大饮了一口,缓了一口气。
这才重新端了茶,又朝平儿使了个眼色:“这是又有什么事?”
平儿帮凤姐儿取了大毛衣裳,又往凤姐儿手里塞了个鎏金暖炉:“太太说近来府里忙着年后往各府走礼答节,人手不够使唤,让奶奶再使点人去帮手。”
凤姐儿斜靠在榻上,摸了摸手里暖炉,想了一会:“往常人情往来,走礼送节都是这个流程,府里老人都办熟了的,且老太妃身子不适,老圣人特意下了令要替太妃祈福,各府里走动比往年还少些,怎会人手不够。”
平儿坐榻上给凤姐儿捏腿,闻言便笑了。
脸朝着贾母院子的方向扬了扬:“奶奶怎的没转过神来,哪里是人手不够,不过是太太心里……”
凤姐儿被平儿一提醒,也想起自己往常似是听过姑母与敏姑妈不和一事,心里也有数了。“我道是个什么事,你告诉太太我知道了。”
平儿起身掀了帘子要去答话,凤姐儿从榻上挺直腰,追加了一句:“你打发人告诉林之孝家的一声,就说我说的,让她派两个婆子去码头上把管事的替了,让那管事到我这来,我另有要事指派给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琴酒故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