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d的热闹集会了。
那女人一家子人数也不少,可抵不过气势如虹的叶振刚一大家子,气势上输了,自然就处于下风。直到村主任和一个有威望的老爷子出面,才把两家人拉开。
从那时起,村子里再没人敢对叶小池的事说长道短的。他们都领教到了,这事是老叶家的逆鳞。
这一天上午,店里没什么生意,来了两个,大概就是随便看看,并没有购买的意向,往店里瞅了瞅就走了。
知道吃完午饭,才来了几个人。叶小池接待的是一个大胡子。五十来岁,大胡子,头发也比较长,微微卷曲,快披到肩膀了,脑袋上边架着个墨镜,可看上去是比较特立独行。
这人跟叶小池交流了几句,看上去比较懂行,他看的主要是瓷器。也不说想看哪个,似乎只是随意看看。还不时跟叶小池聊几句。
“你这儿的斗彩鸡缸杯还行,跟成化年间的是不能比,可也不错了。应该是清朝雍正或者乾隆时期仿的,也挺值钱,至少比清晚期的要好。”
那人只是看,并没有把那清仿明成化的鸡缸杯拿起来。
叶小池随口答应着:“您说的对,成化斗彩鸡缸杯太珍贵了,我们店里没有,这几个都是清朝仿的。你是老玩家吧。”
那人点头:“嗯,算吧,玩这个有点年头了。你知道成化斗彩瓷为什么那么值钱不”
叶小池当然是知道的,不过她把话语权给了这个人:“为什么呢”
“因为成化瓷质地最好,尤其是这个斗彩,瓷质极为细腻,看起来像一样,所以也叫瓷。”
“哦,是这样啊。”
叶小池等着看这人到底有什么目的。看他能扯乎多久。
这人又连续点评了好几件瓷器,也都说到点子上,然后随意地指着八角形诗文笔筒说道:“这个是清朝的,瓷质还可以吧,上边的诗倒没什么名气,画意也一般,略嫌呆板。不过我最近想买个笔筒放书房里,这个筒形还算合我的心意,这个东西要多少钱”
他前几个东西全都点评的很中肯,叶小池一直不太明白这个人到底做什么,这时隐约有了一点猜测。
“这个笔筒,先生您可能有点误会。它是乾隆时期景德镇官窑特意烧制的墨彩笔筒,是专门进贡给宫里使用的,可不是一般的瓷器。你看笔筒有八个面,四面有诗,那些诗不是别人写的,都是乾隆年轻时写的啊。还有上边的四幅画,有两幅是乾隆帝最赏识的宫廷画师唐岱画的,另外两幅也是仿照唐岱风格的画。还有你看看这里有两个印,这是乾隆本人的印。”
那人何尝不知道叶小池说的是真的,他没想到店里这么多古董,只这一件古董那女孩子就知道的这么清楚
他尴尬地握拳在嘴边,咳了几声,算是把这尴尬掩饰了过去。
叶小池明白了,这人不是没看出来,是诓她来了,大概是觉得她岁数小,想着也许能糊弄住她,好用低价买下这笔筒。
“这个笔筒是店里的精品”叶小池给了他一个价格,然后看了看那人脸色,便又说道:“如果这个价格超出了预算的话,也可以看看这个茶叶末釉,没有那个墨彩笔筒贵,可收藏价值也相当高,这种釉器数量少,很多家店都没有的。”
第88章茶叶末釉三更
那人听了,心里吐槽,他本来就是奔着茶叶末釉瓷器来的,认出那个笔筒之后临时起意,才瞎忽悠了一通,她又是怎么看出来他对茶叶末釉感兴趣的
不管他如何疑惑,这个答案他都得不到了。
实际上他在附近几家店都看过了,茶叶末釉瓷确实少,有一家店倒是有一个茶叶末釉的杏圆贯耳瓶,可是达不到他的要求。
那个瓶子是光绪时出的,当时已经是清晚期了。玩这行的都知道,清晚期几个皇帝在位的时期国势渐衰,出来的瓷器质量都下降了,他是看不上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