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迷阁】地址:bimige.org
崔家的族老们做了决定,本来就没有说话权纯摆设的当地官员自是两头讨好地各种照办理。
消息传开来,整个清河和整个崔家都因为而动了起来,所有的人都在当地官员和崔家的组织下一边忙着农事一边热热闹闹地准备着各项接驾事宜。
慢慢腾腾赶路一边赏风赏月一边欣赏当地美食美景的承乾一行人,在八月份初秋,田野间果实累累的时候,终于来到了清河。
闻名天下的清河,人文昌盛、经济发达、百姓安乐、世族林立。世家之首的崔家,鸣钟食鼎,积代衣缨;长戟高门,因循礼乐。
决定不管事儿任由两个孙儿折腾的上皇李渊对于所有的一切都是“好好好”,承乾对于清河的有条有序、闹而不乱很是满意,对于崔家的礼仪周全,不卑不亢更是满意。
祖孙俩高高兴兴的接下他们的招待,唯有四皇子绷着紧紧的神经和各位崔家人言谈交往,他感觉自己活了十来年学到的知识也就仅仅够和人家言谈交往的份儿。
他深刻地感受到,想要让崔家人刮目相看,真正的尊重并且礼拜,还是要看他阿兄,他祖公都跟不上崔家人的博学多识、见多识广。
无他,因为崔家积累了千年的藏书、文化、礼仪……真的不是刚刚兴起几百年的皇家李家可比。
和崔家人聚在一起端坐喝茶的承乾发现了弟弟的挫败,还是和平时一样从容不迫的微笑。
四皇子觉得此时此刻微笑着的阿兄好比仙人下凡。清河所有见到太子殿下的笑容的人,就没有不被他的风采倾倒的。而在崔家人的眼里,自然有着不同于其他人对太子殿下的认识。
太子殿下很坦荡。他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明确。他是一个有着胡人血脉关陇将门旁支出身的李家后人,是杀了兄弟和侄子夺权上位的当朝圣人李世民的儿子,无需矫饰,无须刻意。
他因为自己阿耶是一个圣明君王自豪,因为自己阿娘的贤德自律骄傲。
他也很潇洒。他知道自己才学了十来年的华夏文化,就算再怎么聪慧怎么喜欢,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他的时间也没有专门以读书为务的世家人多是事实,他的功底没有以领悟为追求的崔家人厚实也是事实。
所以他很大方地承认自己并没有学到多少,知道的就是知道,大家一起交流、讨论;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他安静地倾听、学习。
近距离接触到太子殿下的崔家人各个心惊纳闷,实在不明白武将出身的李氏皇家是怎么教养出这样一位太子殿下的他们,对于太子殿下在为人处世方面的不拘一格更是啧啧称奇。
不管是崔家人的内在清高也好,表情亲切也好,男也好,女也好……他总是不拘一格的温和有礼,温文尔雅。
一种独树一帜的风流,安安静静、云淡风轻,于风流潇洒处让人不由自主的尊重、敬慕、跟从、害怕。
当然,他也很谦虚,对于真正和他交好,和他谈论学问的人,他给予同样的尊重,尊重他们身为世家人的自矜自傲,尊重他们“世家人的坦荡潇洒,世家人的不拘一格。”
一连三天,四皇子看着自家阿兄微微笑着就把崔家人震慑住,简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美好的秋日午后里,躲清静独自喝茶的上皇看着胖孙孙望着承乾那个“高山仰止”的小模样,乐呵的不行。
“你阿兄是你阿兄,你是你。不要和你阿兄比较。”
完全没有领会到祖公的安慰,还因为有了新领悟的四皇子恍恍惚惚地回答,“青雀知道。阿兄乃可望不可及也。凡人不应该和‘仙人’比较。”
上皇忍不住笑出声,“你阿兄和你一样吃着五谷杂粮长大。”
“青雀知道,阿兄吃着大唐最好的五谷杂粮长大。”
上皇……上皇不理会神思不属说胡话的胖孙孙。这要不是他知道胖孙孙这是真的受到了重大打击,对承乾也是真心的尊重,他真的以为胖孙孙是在和他告状,不服气承乾打小儿受到的特殊待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穿唐小妖风》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