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迷阁】地址:bimige.org
被自己的舅舅这么一说,周和平有点不安。但他心里却不时的想着自己小时候长辈们不停地在他面前强调的话:你舅舅家的牛,牛头是你的。老赵显得有点不耐烦了,他关掉电脑,然后起身往门外走去。这些年来,周和平没有一次是顺着老赵的心意走的,其实,说到底,周和平天生不是读书的料,这也就罢了,读书的时候还总是惹祸。到底是什么祸呢?比如偷人家的鸡鹅鸭,然后去野炊。偷学校超市里的一些零食,或者零钱,然后带“志同道合”的人去潇洒等等。老赵一心希望自己能有那个哪怕一个像样的亲戚,当他功成名就的时候,骄傲的对着别人说,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对亏了我舅舅一直帮助与提携。然后,别人会问,你舅舅是谁?周和平这个时候会非常吃惊的告诉人们:我舅舅你都不知道?他就是赵从文!可是,貌似没有这么一天了。赵从文又开始想着这些破事了。
“舅舅,我遇到麻烦事了。想请您帮个忙。”周和平显然是耗不过自己舅舅的。也不知怎的,当周和平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老赵的脸上居然会闪现出欣慰的笑容,当然,这微妙的表情呈现的时间极短,紧接着是非常厌倦的看着周和平,“什么事?说吧。”老赵转头的空挡,在刚才的位置重新坐了下来。
“我之前在吴市接到一个地下车库的粉刷工程,合同的粉刷两遍,然后我图省事,就粉刷一遍,现在那边不验收,说要合同期到了如果还不完成,就罚款。我这实在没有办法了......”
老赵打断了他的话,示意周和平不要再说了,看老赵的样子,估计是心烦。
“知道了。就这一次!以后再做这些丢人的事不要来找我!你回去吧。”老赵非常严肃的看着周和平说到。
周和平走了。
老赵打开电脑,然后创建一个文档,开始写书评,也可以称之为序。
各位读者朋友:
你们好!
应朋友(钱仲)之邀,说是让我为这篇写一个序,本人深感荣幸。但恐年事已高,书中细节之处又有忽略之嫌,不到之处,还望多多指点。
这本书与其说是爱情之类的,倒不如说是中国自1921年到1976年农村的真实面貌,以及各种各样人物的辛酸历程。有的人活着,图安乐,有的人活着,充满算计,而有的人活着,却如同死人。不管怎样,在我看来,那些活下来的人就是成功的。
里面有大量目前在很多文献,书籍中找不到的重大事件,我相信,细心的读者朋友一定会找到。这本书的可看性不亚于那些被评上文学著作的作品。
至此,送上敬意。
赵从文
2009.10月于吴市
写完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了钱仲。老赵犹豫了片刻,进入盥洗间刷牙洗脸。然后吃了点玉米粥,穿上跑步鞋出去散步了。
和平镇此刻的天气显得格外的凉爽,早晨九点多的太阳感觉离目光能及的视线很远,天空一片湛蓝。最近几年,每当老赵出门的时候,要不了多久,这个镇上负责政府工作,还有学校党支部的一些领导就会跟老赵来个偶遇,然后跟在他的后面一起跑步。老赵也懒得管这些,只顾看着眼前一派祥和的景色和远处渐黄的麦田。树上的鸟儿唧唧咋咋的叫个不停,老赵也会吃着口哨会意。估计是希望这些鸟儿拉一坨屎掉在跟屁虫的身上,好让这些臭虫回家换衣服吧。
两小时后,老赵到家。然后上楼,习惯性的打开窗户看看外面的天气。果断决定去钓鱼。收拾好渔具,用水壶装着一点低度白酒,骑着自行车往南方的石子路出发了。
这边,周和平等的焦急,时不时的拿着手机想打电话给他舅舅,又不敢,就在家里来回的踱步。
两个小时,收获不错,鲫鱼大概有5斤左右。老赵从河边拿出渔网,然后把刚钓上来的一条一并装了进去。收拾收拾他的装备往河边的棚屋走去。里面的养鱼人虽然年纪和老赵相仿,但常年的劳作使他看上去憔悴了不少,尤其那双手,由于长时间下水收网,显得臃肿且苍白。养鱼人远处看老赵过来,从摇椅站立起来。老赵示意养鱼人不用起身,然后老赵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扔到了养鱼人的破旧圆桌上,摇摇手,没说话,走了。
身后,养鱼人大声说到:“赵书记,慢走。”
赵从文到家后,把这些鱼放进了小水桶里,然后跟李婶说了几句话后,上楼洗漱,换衣服。到电脑台上拿起手机,看了几眼:赵颖(女儿)1个电话,钱仲一个电话,和平3个电话(还是没有忍住,打了电话想询问情况)。随后,手机丢在一遍。打开电脑,打算再认真看一遍钱仲的《动乱的爱情》,按照他对钱仲的性格了解,他确定钱仲肯定会再次打电话联络他的。接近午分的时候,手机铃声响了。老赵拿起手机看了看。然后笑了,“老钱阿老钱!就知道你这老家伙会打过来,看你这猴急的样子。”
“喂!老赵,你为我写的书序太少,你是想让我把你的话放在书的背面不显眼的地方吗?”
“都是老朋友啦,就不要在乎这个了。那你说说写的可满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奇葩趣事》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