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迷阁】地址:bimige.org
readx;ps:今天第四更了。求月票求推荐票求各种支援~!
与大明社会接触越深徐元佐就越种错觉:明明是封建社会为什么感觉比后世还要自由开放呢!
简直什么是违法!
出书没审批也就罢了连出版社都可以想弄就弄一个!只要请得到人个地方于是就可以明目张胆地开工了。
就算是真印了小黄书都没人管!
还能大卖……
徐家书坊就是如此。
严格来说书坊分为经营性书坊和自家用两种。
对外经营书坊不会用太好工人和材料做雕版因为那样增加了书籍成本减少了利润空间——书都行价又没版权家太贵买主就换一家买。
对于寻常士庶人家而言书坊当然不是家里能够自备光是雕版匠人工钱都能吃穷们。不过对于缙绅人家尤其是徐阶这样高端缙绅家里养个戏班子啊养个刻书坊啊都是小事。在们看来凡是要用到全都应该自己置办一套否则岂不是太掉价了?
而这种刻书坊养在家里干嘛用呢?
一来是主人家积攒了稿、诗词得印上数十本散发好友、同学。刻板还得存方便日后出集。
二来是逢年过节、老人家生日得刻些佛书经捐给寺庙观。这是做功德事。
三来就是人借用。譬如陈继儒那样隐士名头很大钱财要刻书怎么办?当然是问土豪朋友去借咯。于是主家也得到了声望又积累了人情。
以上只是主要业务。偶尔还觅得孤本善本出于读书人自觉刊刻出来使古书不至于湮灭。只是这种事可遇不可求因为孤本善本不是随地可见。
总而言之。家里备一个刻书坊是很必要。
徐元佐没见过世面这时候才知“家大业大”意味什么。
从徐阶那边出来。徐元佐先去见了徐璠汇报了一下这些天工作学习情况又说了刚才与大父一起见邵芳事。
徐璠对于这事倒是看得很开并不觉得义子抢了嫡子风光。跟随徐阶那么多年学到智慧已经远超年龄了。否则也不会毫无怨言地放弃京官不做。跟父亲回乡养老——今年可才四十岁正当壮年。
“什么想法?”徐璠问。
在徐元佐回答之前徐诚先解释:“若只是印印书这刻书坊还是放在公家。材料、人工都不需要操心。若是还其用处便索性将刻书坊划到园管行日后公家要用费用就是园管行承担了。”
徐璠点了点头:“正是意思。”
徐元佐想了想。:“能否单独成立一个书局呢?”
“单独成立却是何意?”徐璠一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明金主》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