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

第85章 问答

天才一秒记住【笔迷阁】地址:bimige.org

有曹嵩在一旁帮腔,场面一直没冷下来,只是聊着聊着曹嵩忽觉得问题的走向逐渐不可控了。

譬如在聊到如太学生这样的在京士人时,曹操直接锐评道:“现在外面的人都担心殿下被宦官蒙骗。”

曹嵩很想揪着曹操的耳朵问一问,这是你该说的话吗?看不到旁边的郭胜正在咬牙切齿吗?

刘辩则反问道:“若我将身边之人换成太学生,就一定不会被蒙骗吗?”

又论起地方不法横行。

刘辩问道:“孟德历任地方,见是宦官子弟为祸更甚,还是豪强恶吏为祸更广?”

曹操并不正面回答,只说:“臣见权贵子弟仰仗权势,恃强凌弱,凡有地方长吏不能制者,民皆苦之。”

稍后又谈及一些问题,不过这些问题也都是表象,没有触及最根本的土地问题,刘辩决定再说上一句。

“我见往年上计簿,自中平初年因黄巾贼而大减以来,近些年人口、田亩亦年年减少。国家租税也因此减半,此事率更令应最清楚不过了。我亦时常忧虑。”刘辩虽年纪不大,可说起此话,在场之人竟都不觉得有异。

曹操冷静地回答道:“殿下,臣以为应当整顿吏治。”

汗流浃背的曹嵩,闻言总算松了口气。

但他却没发现曹操比他轻松多了,显然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曹操自己是心里有数的。

曹嵩没那么不学无术,他很清楚地方上的猫腻,隐瞒人口、田亩,将豪族的田租转移到黔首的身上,诸如此类。

如果想要直接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重新度田。

但他很清楚重新度田会造成什么后果,上一次因为国家对上计的结果产生怀疑而重新度田还是光武帝。

那一次,共杀了十多个刺史、郡守,全国多地不约而同地爆发了大规模叛乱,甚至包含了光武帝起家之地幽州。

在这个话题之后,谈论的内容再度平和起来,诸如沛国饮食与雒阳的区别?那里的人爱吃粟米还是稻米?

等到曹嵩携曹操告辞离开,刘辩也准备回宫去了。

他原本就没想过曹操一见面就对他掏心掏肺,倒也称不上失望。

曹操话语中有所保留之处并不少,可刘辩自己也没做到坦诚相待。

至于刘辩最后所提出的上计,指的是每年年末前,各郡国需要将治下的户口、人口、田亩、钱谷等数据由专门的上计吏送达中央的固有制度。

度田则是上计之前的工作,各县每年都要调查治下的田亩、人口数据,然后汇总到各郡国。

当数据汇聚到中央之后,这些数据会和往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有对不上号的地方,轻则问责上计吏,重则后面的国相或太守、刺史等都跑不掉。

而就目前刘辩能看到的上计数据来看,自光武时的那次因度田而产生的大规模叛乱被平息以来,最关键的田亩和人口数据变化基本上还算是合理。

奈何到中平元年,这些数据有了一次巨大的断层,并且随着之后各地的此起彼伏的叛乱继续下降。

叛乱,尤其是大规模叛乱,是最好的失去人口、田亩的理由。

失去很简单,可要想把账面上失去的人口、田亩找回来,可不容易。

刘辩想着,曹操所说的整顿吏治,或许能够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回去的路上,曹嵩问道:“我儿如今心事可还算解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我,刘辩,三兴汉室》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少女与枪与异界三国云飞扬异域纵横记无赖帝师大唐国妖樱花下的血刀晋枭汉家日月战国修罗传汉室可兴宦海风流重生之朕即国家纪元1701大明小官人重生明末当皇帝大明至圣三国之帝统天下明末龙腾从来没有的帝国宗明天下千年军国最终反击大国崛起1857三国之蜀汉复兴乱世妖娆王唐时归乌衣天下虚拟战线非洲帝国回到明朝当太子大汉昌邑王大明之帝国再起拉倒吧,朕的大秦都完了讲这些有啥用大明公侯宣和画卷江东幼虎五胡明月娶个毛妹当老婆大唐西域少年行三流书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