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拂剑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们的诗题太俗,我不屑为之,”罗十五郎又转头问程瞻洛道,“我名唤济之,不知妹妹小字唤什么?”
李清渚自然而然地接过话题:“我记得十五郎今年是十三岁?”
“是。”罗济之道。
“七娘却已经十五了,该唤姐姐。”李清渚笑了笑。
罗夫人还未说话,永王妃先接过话题:“我家十五弟年幼无知,在客人们面前无礼了,还不给程家七姐姐见礼?罢了,我倒要看看是怎么个诗题,能让你说出个俗字来,难道是作不出诗,刻意逃席?”
“是我失礼了。”罗济之歉然道。
永王妃就这么轻描淡写地将刚刚这番话茬接了过去,罗济之被她一训,也收敛了几分。满座贵妇人们都默契地忽视了这个话题,顺着台阶下去了,永王妃带着众人到了原本他们作诗之处。
其时风俗,男女大防并不严苛,分作两边只是为宴客时方便,若都是熟识的人家,聚作一处也没有太多忌讳。
但程瞻洛的眼尾还是忍不住抽了一下。
就算男女大防再不严苛,谁家好人第一次见面就大剌剌问别人家女眷的小字啊?
如果还是个十岁以下的垂髫幼童,自然能夸句天真可爱。
问题是他已经十三岁了!这是个能定亲,能授荫职,能暂代父兄出外交际的半大不小的年纪了!
这个敏感的年纪已经不能算是孩子了,但罗济之还是一派天真烂漫,天真烂漫得叫程瞻洛头疼。
诗题是“登高”,正合了今日登寿康山祝寿的意思,在座的听了诗题,纷纷要了笔墨,有的冥思苦想,有的一挥而就。罗济之也分到了一份纸笔,他却没写,而是望着程瞻洛道:“这诗题放在今日,俗。”
“十五郎此话何解?”程瞻洛问道。
罗夫人,永王妃和几位贵客都在此,在座的宾客为展捷才,有已经写好了诗交上去的,那诗由专门的侍人誊抄过后,由众人转看。
罗济之拿着手上的诗,评判道:“看,这句便写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下一句就是何日能一展胸中抱负,总之是跳不出功名利禄的窠臼,俗。”
宴会上限了题,还一炷香限时的诗,本也难有多少新意,罗济之打小就跟着大儒读书,家中藏书甚多,底子是有的,只是嘴太坏了些,每首诗都叫他臧否得一无是处,但凡沾了一星半点儿陈旧套语,都被他揪出来一一批驳。幸亏是小声说话,不然程瞻洛真忧心他稍后被人套着麻袋打一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