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妹究竟何时称帝》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
曹嵩是万万没有想过自己会被拒绝的。
虽然他现在为父丁忧,但是之前好歹也是九卿之一的大鸿胪卿啊!
而且就算不在意他的面子,他曹家还有一个在颍川郡当太守的伯父曹褒呢,郑玄来到豫州不可能会错过人才济济的颍川郡,怎么想,他也不应该得罪曹家啊。
他按耐下内心的不满,虽然他年纪比郑玄大,而且官职也比郑玄高,但是为了自己的爱子,老父亲还是豁出去了,主动向名师行礼,问道:“康成可是对阿盼不满?”
曹德今年六岁,梳着童子髻,母亲不在,他独自站在曹嵩身后,有点不敢见人,这若是寻常人家的孩童,那畏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有曹班这个神童珠玉在前,曹德这样的行止,放在郑玄眼里,就有些不够看了。
郑玄摇头,睁着眼睛撒谎:“巨高有福分,家中的孩子一个个天资聪颖。”
曹嵩看郑玄的表情不似作伪,一时半会有些摸不准对方的意思,又见郑玄穿的素净,恍然大悟,招呼管事来。
没过一会儿,管事指挥四个仆役,抬进两个巨大的木箱进入正厅。
郑玄看到木箱就有点嘴角抽搐,果不其然,箱子打开,一箱是满满当当的五铢钱,一箱则是一捆一捆的蚕丝布。
见郑玄没有如他预料中被震撼动容的样子,曹嵩心下赞叹,名士不愧是名士,胃口也比他过往接触到的胃口要大,他拍拍手,又要让人抬箱子。
郑玄猜到了他的意思,感觉备受侮辱,气得脸面涨红:“巨高何必这样侮辱人?”郑玄愤怒道,曹嵩想解释,被他打断了,“我不收徒,不是因为贪图钱财,或是因为巨高佳儿不够聪慧。”
“父母疼爱幼子,这是人之常情,也不是我能置喙的,但是在对待晚辈的学业上,因宠溺幼子而舍弃有才华的兄长,这就好比割断已经挂穗的稻苗,而去呵护刚刚出芽的新苗,这不是为父为长的道义啊!”
瞧郑玄这一番话说的,不是嫌弃钱不够,也不是嫌弃自家孩子没天赋,好家伙,话里话外,都是在骂他宠幼弃长。
这幼是谁?曹德,那这长是谁?曹操?不可能,臭小子出城和丁家小子跑马去了,哪里能遇上郑玄呢?
那就只剩下曹班了!可是郑玄怎么认识曹班?他之前不是在相县吗?
相县!曹嵩这才想起,前不久沛国国相荀昱,莫名其妙传信问他,是否同意让自己的次子曹班去颍川荀氏的族学学习。
荀氏族学是肯定比陈国边韶那边的族学要好的,边家的大本营不在陈国,旁支开设的学堂,肯定是不如颍川荀氏本家开办的。
但是他已经和边韶说好了,连谢礼都已经让人带走了,怎么能食言呢?
曹嵩当时这样想着,也就按着这个意思给了荀昱回信了。
可问题是,郑玄怎么会为了这事情生气?他都不认识曹班啊!
“康成认得我儿班?”曹嵩满肚子疑问。
郑玄起身,一甩自己的长袖,一字一顿道:“倘若班能从我云游就学,不出十年,天下无人不识!”
曹嵩哪里想到,郑玄会给曹班如此高的评价,等到他回过神来时,郑玄已经带着门徒离开了曹府,曹德在他身边拽着他的袖子。
“阿父,阿父,我不如阿兄吗?”
曹嵩蹲下
身,摸摸曹德的小脸,满脸溺爱道:“阿盼是这世上最聪慧的儿郎,将来武力强于长兄,文采不输二兄。”
-------------------------------------
确说郑玄这边只能带着满心失落离开了曹府。
虽然说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停留一段时间讲学,但这也是有前提的。
没错,前提就是有钱,找不到曹班,谯县自然也没有了逗留的价值,没有本地大家族的钱财支持,他必须在路资耗尽之前,去往他游学的下一个目的地——汝南郡。
出了曹府,一路向西,春耕刚刚结束,涡河边都是连排的秧苗,绿油油充满生命力的景象,能让人扫除心中的烦恼。
远远能看见,水边搭着一个草棚,草棚外面围着不少人。
走进一看,原来是个粥棚,围着喝粥的,除了有刚刚结束劳作的农人,还有不少衣衫破败的流民。
郑玄身边的门徒想去讨一碗粥喝,被郑玄制止了。
“我们一没有劳作,二钱财粮食还有余,不应该去祈求多余的粮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喜三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