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你看他俩谁去合适?”王敦义坐在案前,指了指站在案前的付行与杜腾。
赵槿打量了一眼二人,果断地摇了摇头,道:“刺史大人手下的将军虽然气宇轩昂,骁勇善战,但都不合适。”
“为何?”
“此次埋伏必须要益县人,最好是益县猎户出生,或是肢体灵活并且擅长隐匿与逃跑的人才行。”赵槿答道。
王敦义觉得赵槿的话有些道理,颔首道:“虽然得废些时间,但人应该还是能凑够几百个的。”
“我知道一人,我父亲的副将陈归之子陈恪。他是益县人,目前就在刺史麾下。”
“陈恪?”王敦义对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但是按理来说有个带着军衔的父亲,自己又有能耐的话,在军中怎么可能混不出名堂?但既然是赵槿推荐的人,他还是叫进来看看好了,“来人,把陈恪叫来。”
话音未落,陈恪就被身后的执戟郎们推了进帐。他手足无措,但抬头看见了王敦义,还知道单膝跪地抱拳行礼。
“你就是陈恪?”
“是。”
“你父亲叫陈归?”
“是。”
王敦义看着眼前不过十四、五岁,一脸憨相,看起来心智还有些不全的孩子,心里有些迟疑。
“罢了,陈恪你随我出帐。付行,杜腾,你们去将营里的益县人都叫去空地的榕树下集合。”
“诺。”
半柱香时间,军营的空地上已经聚集了千余人。王敦义以赵槿的话为标准,筛了几轮后,为了测试剩下的四百余人,又让这他们爬了爬身后的榕树。
此刻,王敦义一脸诧异地看着在树上动作利索地上蹿下跳,宛若一只猴子回了家的陈恪,他忽然明白了赵槿为何会提起此人。
借着爬树又筛走了百余人,王敦义终于拍板,让剩下的三百人执行赵槿的计策。
“大家听着,出了城,你们就往鸡尾山逃,逃上山就躲!这几日,只要见到粮草就抢,抢不过就烧,见到落单的就打,打不过就跑,千万不能让人抓住!都记住了?”王敦义用通俗的话将赵槿的计策解释了一遍。
“记住了!”
“等南楚蛮子都撤走了,回到县里,就有酒喝有肉吃!”王敦义再给众人画了个饼。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