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谧蕴虚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崇元三十八年,应天府。
七月刚到中旬,金陵城连着几日未曾见落一滴雨水,人心也渐渐浮躁起来。
卯正刚过二刻,白亦安醒了过来。起身拨开绿纱帐幔,贴身丫鬟绿漪听到动静连忙过来。
“姑娘近来愈发苦夏了。”绿漪近前,眉间染上一抹忧色。她家姑娘样样都好,就是这身子实在弱了些。吴姨娘为这个,差点儿没哭死过去。
白亦安轻笑,“还不到最难熬的时候呢。”
绿漪闻言苦了脸,是呢,这两天还好,等过几天再看,才是真正的大暑天呢。姑娘的身子用不得太多冰,这可怎么办呢?
一旁的绿澜带着玉桂、玉竹几人服侍白亦安洗漱、梳妆,收拾妥帖后,白亦安这才出发前往景然堂,给今生的嫡母陆氏请安。
临出卧房,墙上那座小自鸣钟才咿呀咿呀地响起来。
白亦安的小院里种着数丛细竹,日头照下,映出一片斑驳。这是前几年白亦安让种下的,说是瞧着有股子生机。她是府里的娇客,又请示过嫡母陆氏,自然如意。
白亦安到得不算晚,白亦真和白亦宁随陆氏住在景然堂,两人一早就在。其余几位姑娘、少爷都有自己的院子,年纪小的随姨娘住。而陆氏的儿子在外院读书,不在内院居住。
景然堂外,小丫鬟松枝看见白亦安过来,忙道五姑娘安,随后挑了帘子让她进去。
白亦安对松枝轻笑颔首,随后进到里间,绿漪按照惯例在外面等候。
陆氏身边的大丫鬟蔷薇听到松枝的声音,忙对陆氏笑道,“五姑娘到了。”白亦安在白家这一代女儿中排行第五,是以府内都称一声五姑娘。
今年热得厉害,这时节景然堂里已安了冰盆,白亦安刚进到内里就感受到丝丝凉意。她的碧云馆里是不见冰的,这倒不是陆氏苛待,而是白亦安的体质如此。即便炎天暑热,也不敢用冰。
这是打娘胎里带来的弱症,只能慢慢将养着。
小丫鬟带着白亦安走到内室,迎面的锦榻上坐着的便是白亦安今生的嫡母陆氏,一个看上去三十如许的贵妇人。实际上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年纪将近四旬。
陆氏是当世大儒之女,自小随父亲游历山河,颇有一番见识。其父陆望一向在天下读书人中享有盛誉,当今圣上称其为古之遗贤,曾三次派人请其出山。陆望在崇元二十六年出仕,被拜为太子太傅。
而陆氏在那之前就已经嫁给现在的丈夫,时任江苏布政使的白成文。白成文是崇元十九年的榜眼,对陆氏之父极为推崇。高中榜眼后,由其父礼部尚书白守圭亲自登门,又请当时的首辅做保山,这才成就一段姻缘。
白亦安总结了下,她的榜眼爹和嫡母陆氏是天作之合,两家门当户对,夫妻感情甚笃。
陆氏穿一身如意云纹绣百蝶戏花裙,梳着望仙髻,戴嵌红宝石榴赤金簪。端得是通身气派,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位是当家主母。
白亦安上前行礼道,“亦安给母亲请安了。”陆氏对子女并不严苛,早起请安都定了辰时三刻到就行,晚了也不甚打紧。不过这么多年过去,没有一个是在辰时三刻后面来的。
陆氏温声叫起,“坐。”白亦安随即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对身旁的白亦真道,“大姐姐早。”再对依偎在陆氏身旁的白亦宁道,“三姐姐早。”
白亦真嘴角抿出一抹浅笑,“五妹妹早。”白亦真容色秀美,穿一身天水碧色流仙裙,戴累丝金凤蝴蝶步摇。白亦真今年十五,眼看就要及笄。及笄后便要开始议婚。然而她的婚事要怎么议,可把陆氏愁坏了。
原因是白亦真并非陆氏的亲生女儿,她是二房长女,只是由陆氏抚养长大而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顶点中文网】《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末日杂货铺[经营]》《锦宫春暖》《北齐怪谈》《替嫁多年后》《买活》《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大明:嘉靖修仙啦》《回到过去做财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