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bimige.org】第一时间更新《兰陵风华》最新章节。
按照规格穿好丧服,高长恭第二天一早就前往灵堂,按照长幼次序和礼法,高孝瑜和高长恭位列最前,着斩衰服(极粗的生麻布),而祖母娄氏和几位叔伯则穿着齐衰服(次粗的生麻布)依次站在他们之后,哭诉完后,众人散去,接下来,就要接待来访之客吊唁了。高长恭觉得今天高孝瑜的心情虽悲痛但不沉重,似乎是他昨天的道歉信起了作用。不多久,门房的小厮就开始报起了前来吊唁的人的名号,高长恭心想,第一天前来吊唁的必定是对高澄感情最深的人,在以前肯定受过高澄的恩惠,这些人高长恭看在眼里,但却不敢轻易往上搭话,因为高洋等人也岂会不知?而且说不定早就先行收买了一些人,转投了自己的麾下,高长恭贸然和这些人交谈,反倒落人口实。
正想着间,门房报道:“侍郎崔季舒,吏部尚书杨愔,乐安郡公(注:在当时的爵位系统中,由高到低分为亲王,郡王,这两个爵位统称王爵,再之下是国公,郡公,县公,然后是侯爵以下,而封爵一般是有封地的,但爵位所有者一般只食租税而不会享有封地内事物的决定权)慕容士肃前来吊唁。”高长恭见是真正的高澄心腹的核心人物来访,给高孝瑜递过去一个回避的眼神,自己迎了上去。只见来人有四位,杨愔他已经见过,自不必说,还有一个身材匀称,举止威严的中年男子,算算岁数应该是崔季舒,而旁边一个面色刚毅的青年人带着一个和他差不多大,举止优雅而且不失风度的孩子,高长恭想了想,应该是慕容绍宗将军的两个遗孤,长子慕容士肃和次子慕容三藏。
高长恭开口道:“几位有请。”
“不敢当,公子这是哪里话,先王于我有知遇之恩,今日若是不来,某还有何颜面立足邺城。”杨愔已经与高长恭打过几次交道,话便多了些,也是随意一些,而其他三人倒暗暗打量着高长恭,不知心里有何计较。
“杨先生说的是,昔日先父与先王一同南征北战,情谊深厚,把酒言欢,先王溘逝,某与幼弟,也不敢不来。还有元康侍郎因为身体原因,今日也让我代他为先王上一柱香。”慕容士肃也附和道。
而慕容三藏,也打量着高长恭,最后向他打了个招呼。唯有崔季舒,不发一言,倒是显得稳重,不知在思考什么。
随后,几人便来到灵堂,流了几滴泪,默默无言,一人给高澄上了柱香后便转身离开。随后,他们拉着高长恭在出去的路上说了说自己与高澄的故事,杨愔自不必说,崔季舒是高欢留给高澄的可用之才,而高澄也将崔季舒视为心腹,安插在孝静帝旁边随时监视孝静帝的所作所为,而慕容士肃讲的慕容绍宗的往事,也让众人感伤不已,高长恭祖父高欢当时对着一众将领和高澄,评论道:侯景统治河南十四年,飞扬跋扈,不是你所能驾驭的,诸将之中可以打败他的只有慕容绍宗。我之所以一直不重用慕容绍宗,就是想把他留给你。后来,慕容绍宗果真击破了侯景的军队,又和高澄合力挥军攻下南朝梁的江淮之地,没想到,本来二人相识相知的一段君臣情谊和佳话,便如此突然随着二人的先后离去而终结,当真是造化弄人。高长恭在一旁陪着话,进退有据,显得落落大方。
高长恭有礼有节地招待完他们几人,几人对高长恭都颇为满意,称赞了一番便邀请高长恭来府中作客。
“长恭谢过诸位大人,待过上几日,必来叨扰。”高长恭送别完几位,见重要的来人已经招待了,本也不喜这种应付的他便回房休息去了。
晚间,他收到了高孝瑜那边射过来的两封信,他们从那天之后便通过这样来传递消息,成了两方约定的不成文规矩。第一封信上大致说了今日下午孝静帝前来吊唁时透露的一些信息,春芳楼的掌柜楚峰和他交好,楚峰的家族,也就是陈留楚氏,曾经因受冤枉被控告反叛支持侯景的叛军,被高家不由分说灭门,他在外经商侥幸逃过一劫,想要寻仇,就利用家族的余资在京城买下了一个铺子作酒店,这几年发展地颇为不错,平日里收留一些孤儿死士,走私一些武装,也有几十号人马,孝静帝出宫时和他一见如故,相谈甚是投机,就和他交好。并猜测这次针对高长恭的刺杀,或许是他所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笔迷阁】地址:bimige.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