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最厉害的7种思维,读完真的不一样
不读《庄子》,不知世界之博大,不晓人生之通透。
历史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诗人墨客,都把《庄子》当作修身的秘籍,反复揣摩研读。
这部千古奇书里,凝聚了当时世界上最顶尖、最通达的人生智慧。
通过它你可以看到:
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言逍遥、论齐物、谈天道、穷宇宙的风姿。
《庄子》里的故事,更是可以让你明白祸福、得失、是非、荣辱等诸多人生困惑。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有人陷入烦恼,我一般会建议他读读《庄子》。
读懂了《庄子》里这7种思维,再大的人生难题,你也能迎刃而解。
译文:
有一个叫石的匠人前往齐国,来到曲辕这个地方,见到一棵被当地人视为神树的栎树。
这棵栎树非常高大,前来观赏祭拜这棵神木的人也非常多。
可这个叫石的匠人却看都不看一眼,只顾着赶路。
匠人的弟子便问道:
“我跟着师傅走南闯北,从未见过这么壮美的树木。师傅您却不肯停步看看,只顾赶路,为什么呢?”
匠人说:
“那树木不值一提!只是一棵没有任何用处的废材罢了。
做船定会沉没,做棺材很快就会腐朽,用来做器具很容易损坏,用来做屋门定会流脂而不合缝,用来它做屋柱定会被虫蛀蚀。
正是由于其为不成材的坏木,毫无用处,所以能长寿,活到现今。”
洞见君说:
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得与失,好与坏,输和赢。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
就像栎树因为不成材而得以长寿,人因为平凡而得享安稳,都是一样的道理。
《道德经》里也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得失祸福,永远在贯穿我们的一生。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孙叔敖的人,曾三次出任宰相,又三次被罢官。
可无论什么境遇下,他脸上神色始终如常。
于是有人就问他:
为什么你当官的时候,没见你喜形于色;被免官的时候,也不见你唉声叹气?
孙叔敖笑道:
当不当官不由我决定,我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无忧无虑,至于人生起落,大可不必纠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高武纪元》《剑阁闻铃》《锦宫春暖》【鱼趣阁】《制霸超级碗》《灵境行者》《欢迎来到我的地狱》《沼泽领主:我有情报系统》《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沧澜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