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神都的紫微城,集仙殿内灯火通明。
云舒看了看如墨夜色,又回头看向集仙殿,她微微皱了皱眉,觉得这次檀喆在这里呆的时间未免长了些。
总不能在这过夜吧?不能啊,之前檀喆可从来不会留宿集仙殿啊。
云舒也只是心里想想,不管这时候玉澜和檀喆在做什么,只要玉澜不喊她,她就不能进去。她也只盼着两人别吵起来就好。
而集仙殿内,玉澜和檀喆,吵是没吵起来,但这气氛也算是降到冰点了。
檀喆明明听清楚了,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听到玉澜的话还是没忍住又问了一遍:“你……都知道?”
最后一个字他甚至感觉听到了自己这么多年从没发出过的颤音。
玉澜还是那样的神情,镇定甚至有点淡漠地望着他:“我知道。”
檀喆呼吸一滞。
玉澜淡淡的三个字意味着什么呢,他们都清楚。
自古以来,君王最忌讳的就是臣子拥兵自重。地方臣子若有领兵权对皇帝来说是个大忌。臣子因为手握兵权而领兵造反的事史书上记载得已经够多了,是以天下平定后,守江山的君主要做的无一例外都是收归兵权。
也不是没有例外,除非君王具有极强的个人魅力,足以成为众将之帅,功绩能力盖过手下的将领,还能压住这些将领。当然,君王信任有功的臣子创造君臣佳话的也不是没有,但这样的佳话太少了。信任很难,猜忌是一瞬间的事,生了就很难消了。
更何况陆寒寻情况更复杂。
陆寒寻不仅手握重兵,还与突厥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且陆寒寻不是莽夫,他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同样出色。他远在边塞,一旦想做点什么,纵然有节度使等,洛阳这边也根本反应不及,而且他若和突厥有什么勾当,也完全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檀喆不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只是习惯地思考各种可能性,且以他和玉澜如今的位置,哪怕陆寒寻迄今为止看起来为人正派处处都是为大殷考虑如何应对突厥,别人有这样的隐忧和考量在所难免。
当然,考虑再多都抵不过玉澜的信任。
要说那一瞬间檀喆觉得天要塌下来了……好吧,天塌下来倒也不至于,但心里不是滋味是真的,且后劲儿极大。
陆寒寻怎么样又和他有什么关系?他在乎的,只有玉澜对陆寒寻的信任。
“檀大人说了这么久,喝口茶吧。”
玉澜虽然是请他喝茶,人却是盯着檀喆看。从檀喆开口到现在,她就一直不动声色地盯着檀喆,细细审视着檀喆每一刻的表情。檀喆也是真有几分本事啊,从头说到尾,脸色几乎没什么变化,让人很难瞧出他说这些话时是什么心情。
可一个爱笑的人现在这么认真甚至面无表情,本来就说明了问题。
檀喆只觉得呼吸不畅,他挺了挺脊背:“不了,臣不渴。”
他这样,以往玉澜肯定不高兴要逼他喝,可这次玉澜摸着蜜蜡沉吟不语。
这几年随着檀喆来集仙殿的次数越来越多,玉澜一直克制着自己的思绪,她时刻警醒着别让她对檀喆的感情影响对政事的判断。
就像刚才,檀喆稀里哗啦说了半天,你别说,有几个瞬间,玉澜还真的晃了下神,多情地想,檀喆说这些究竟是提醒她要注意提防陆寒寻,还是他在乎自己对陆寒寻的信任?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浮起的一瞬,玉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
所以就算她察觉到檀喆的神情有点不对劲,但还是不愿去多想。她斟酌再三回他:“选陆寒寻,不仅是我的意思,还是父皇的意思。”
她抬眸看着檀喆:“檀喆,你刚才也说了,陆寒寻长乐年间两次游历突厥,那可都是父皇准许的。所以选中陆寒寻的其实不是我,而是父皇。”
玉澜说着从软榻坐起来,身体还有点迟缓,她这两年腰不大爽利,起坐不自觉地放慢动作,云舒为此总劝她不要长期伏案写字,让她多出来走走。
“应对突厥一事,父皇和陆升谋划了十年之久,陆升伤病,父皇看中陆寒寻接替他继续筹谋,”玉澜接过珞明递过来的又一碗醒酒汤,“突厥已兴盛百年,按照陆老将军的话,这次机会难得,稍纵即逝。陆家父子是如今大殷对突厥最有经验的人,你说,我不用陆寒寻还用谁?”
“但你明明已经知道,陆寒寻三次出使突厥,和突厥贵族交好,你还能放心让他带兵在边塞?”
玉澜叹了口气,但转头反问:“不然呢?”
檀喆被她一呛,突然无话可说。
“你还真是信任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迷阁【bimige.org】第一时间更新《小轩窗》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