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地府清除执念》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
三日后,坤宁宫。
马皇后悠悠转醒后,并没有大发雷霆,陈昊几人并不知道朱元璋是如何同马皇后解释的,后来再见到她时,马皇后只是叹了一口气,就接受了此疗法,只不过再三嘱托他们4人勿要将此疗法告知于人,实在是有伤天和。
两位最高领导人从此以后同生共死,真正做到了相守相伴,马皇后对待皇帝皇帝更加温柔,感动于这位愿意以身试险为自己的男人,朱元璋更是在经历了差点失去心爱妹子后,对马皇后小心翼翼,心里眼里都是她,连爱子朱标都顾不上了。
老两口仿佛开启了迟到多年的蜜月期,朱元璋甚至有时候连朝都不上了,政务都不处理了,全部交给了太子朱标,美其名曰锻炼太子的能力。
陈昊看在眼里,简直是痛在心里啊。这太子朱标就是因为压力大,心中郁闷与憋屈无法排解,再加上治疗手法的落后,导致细菌感染,身体机能下降。
现在他们是阻止不了朱元璋杀人,所以朝堂上的压力只能靠朱标自己排解,但是政务上,明明朱元璋自己可以做,却全部交给太子,自己沉迷爱情......感觉这个词和他真不搭。
那就只能从治疗手法上操作了呗。
和孙思邈、华佗、李时珍三人商量了好久该如何治疗朱标的病,以及,要等到洪武二十三年才能治病,他们要等好久,带着烦躁的心情入睡。
第二早,就有太子的随从来到太医院请太医去给太子诊脉,太子背后生疮,并伴有剧烈疼痛。
一觉睡到八年后?不过一想到这是朱元璋的梦,就很能理解了,再好的记忆也不能一梦梦到八年中的点点滴滴吧。
又是4人一起出诊,也幸好是在梦中,一切的不合理有时候可以被忽略,要是在现实生活中,哪有每次都是4个人一起出诊看病的?
急匆匆赶往太子府,一位14岁的少年就迎了过来。
“长孙。”
这位就是明惠帝朱允炆啊。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在太子朱标生病的时候,他小心侍候,昼夜不离一步,在太子病死后,打败一众皇叔,被皇祖父朱元璋立为皇太孙。
匆匆撇了一眼,陈昊等人行礼过后就急匆匆的前往太子寝殿,那位才是他们的重点,什么朱允炆,明惠帝,下落不明,去向之谜,在这个时候都不是重点。
进到殿内,陈昊竟然没有看到朱元璋,他很诧异,按照老朱那么爱儿子的性格,人怎么不在?
太子朱标的病不似马皇后,属于基本不可以治,只能延缓的类型,他这个病就是背疮。
在古代有很多的名人都是因为得了这个病而亡的。如西楚霸王项羽的重要谋士范增、盛唐诗人孟浩然、宋朝抗金英雄宗泽,甚至是本朝的开国大将徐达,都是因为背疮而亡。
古代的医疗卫生条件不如现代,长背疮可以说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了,没有抗生素和针对真菌的药物,需要靠将背疮周边的肉剜掉后,再进行包扎治疗,这引起的发热和感染就足以增加治疗难度了。
陈昊看了一眼朱标背上的疮,多数还是小小的一个,如米粒大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包,会慢慢长大,肿胀,最后化脓溃烂,细菌感染,难治身亡。
李时珍吩咐守候在边上待命的侍从“将1升决明子捣碎,取生甘草1两,辅以3升水煮成1升,分2次为太子服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橙子爱吃罐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