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绍兴十一年。
临安的冬天比往年都要阴冷,才十月中旬,凝重的湿意便透进了骨髓中。
自从岳飞下狱以来,宫里接连几日欢宴不绝,似乎想要昭示,这歌舞升平的岁月,已经用不上曾经浴血奋战的大将了。
然而昏惨惨的天色下,曼舞轻歌也不能消解几分寒气。直到今日官家卧病在床,反倒放晴了许多。
两个小宫女走在宫道上,大着胆子窃窃私语。
“听说官家是吃多了黑虎丹……”
第二个小宫女的声音稍微大了些:“说不定是报应,上天都看不下去了。”
身后忽然传来年长女官的呼呵:“站住!官家也是你们能编排的?”
两人惊魂不定地对视一眼,想到女官大概只听到了半句,于是嘴硬道:“我们又没说是谁,怎么能污蔑我们说的是官家呢?”
女官轻嗤一声:“我在宫里服侍了十多年,谁遭了报应我会不知道吗?”
子夜时分,仿佛真应了报应之说,官家赵构暴毙于福宁殿。
临安城里挂满了白幡,如同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雪。
*
赵构驾崩的当日,宰相秦桧就与百官就议定了继任者的人选——徽宗皇帝的孙子,赵构的侄子,肃王赵枢与其妾室余英珠之子,赵谅。
作为唯二从靖康之变中逃脱的皇室近亲,这个人选原本无可争议,但朝中的有识之士,却都感到暗无天日的绝望。
原因无他,这赵谅,从出生起就痴痴傻傻的。
当时徽宗皇帝听信了道士的话,说是什么离魂之症,将人送去道观养病。正巧赶上靖康之变,侥幸躲过一劫,被同样逃脱了金人追捕的孟太后带在身边,才得以保全性命。
赵构为人忌刻,又生不出子女,按理说对这么个侄子总要忌惮两分的。然而正是赵谅的痴傻,总能让他体会到聪明人洋洋自得的快乐,于是反倒将人放在跟前教导了,还时不时对臣僚抱怨他傻乎乎的教不动,以此来彰示自己的慈爱和睿智。
所以现在满朝文武都知道赵谅是个傻子了。
秦桧将人扶上皇位,不就是想拿他当傀儡吗?
忠义之士“呸呸”两口,还是不得不屈从于礼法名分,去朝拜这位傀儡皇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