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bimige.org】第一时间更新《我和林黛玉一起名扬四海》最新章节。
回到皇宫,永宁公主直接去乾清宫找万历皇帝了。她十分隐晦地表示北方百姓存在过冬难且会出现雪灾的情况。
见皇兄对自己关注民生之事并未表现出不悦,永宁公主再接再厉,提出朝廷需要出面赈灾。
万历皇帝从书桌上抽出一份奏折,递给永宁公主。永宁公主接过来,没有打开,不解地看向万历。
“给你看你就看,怕什么。”万历皇帝说。
永宁公主这才翻开奏折,是北直隶巡抚上奏的,也是在说寒冬早至,百姓贫苦受冻,需要朝廷救济。
上面有内阁给出的意见,户部库银不足,只能出十万两用于北直隶灾民过冬,万历皇帝还未朱批。
“十万两,这么少?”永宁公主觉得不可思议,“北直隶差不多有四十万户,四百多万人口,这怎么够?”
万历皇帝讶异:“你看过赋役黄册了?”
永宁公主冷静下来,说:“不曾看过。高阁老为我们上课时,他提到过,我记住了。”
这便是顶级权贵做先生的好处,虽说一个月才一堂课,半天的时间,但他讲的东西,他的看法非一般人比得上的。
赋役黄册是大明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而制成的户口版籍,以户为单位,登记了丁口等信息。
此次清丈田亩和更新黄册自万历皇帝登基后便开始同步进行,主管人便是户部侍郎海瑞。
徐阶案中,许多人批评海瑞做事死板,迂腐滞缓。但死板有死板的好处,在做清丈田亩和人口登记这些工作时,既不冒进贪功,强迫田主多报耕地,虚增面积,也不会容忍田主隐匿田地,借机兼并百姓田地。
也许事情不会完美,最终数据会有偏差,但作为主管人,海瑞的态度原则对执行者有莫大的影响,而他这个人名声便具有极大的威慑力,最大可能避免冒进和隐匿,为革新做好准备。
“不错。”万历皇帝带着赞赏的目光看向永宁公主,“能学以致用,我背下不遵祖宗之法的骂名也不算委屈。”
唐之后,害怕公主弄权,各朝各代都极力压制公主,大明开国,太.祖亦是如此安排。让永宁公主去国子监读书,万历皇帝被言官骂得最多的便是“罔顾祖宗之法”。
永宁公主一时无语,被夸了心里自然高兴,但皇兄的确被骂得惨。
万历皇帝继续说:“十万两白银的确不多,但也的确是户部现在能给出的银钱。这些年国库空虚,每一笔银子都要用到刀刃上。今年最大的开支便是补发军饷,这笔钱是绝对不能省下的。”
永宁公主略一思忖便明白其中道理。
上一世,皇兄一登基接手的便是空虚的国库,后因他年幼,母妃和张阁老专权,出了“星变”、天灾等事件,皇兄一没权,二没钱,却还要被逼着下罪己诏,一次又一次,自此心里埋下了怨恨。
这一世,皇兄一登基便掌权,遣散一大批宫女太监出宫,削减了宫中开支,查办冯保一伙人又查抄了一大笔银子,几乎全部用到了军队。因此,文官总在找各种理由劝谏皇兄,唯恐他重武轻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