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银松森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离开辽东后,欧阳轩前往漠南。此时漠北已被帝国收复,曹轩也已率第一军离开哈拉和林,前往漠西的可敦城。他将与董虎、曾勇两人一起经略西域。此时的董虎已率第四军到达安西四镇之一的疏勒镇,准备前往大唐故土碎叶镇,而曾勇则率第二军进军北庭,准备前往西辽故都虎思斡耳朵城。在帝国的这三支主力野战军的威逼之下,蒙元政权和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皆不敢正面对抗,纷纷率部众往西退却。游牧部族以草原为家,他们深谙以空间以换生存的策略。遥远的西方虽然也有强敌,但那里比得上霹雳军的枪炮齐鸣,更何况那里气侯更温暖,水草也更肥美。
正如不少北方汉人宁愿跟随蒙元西迁,也不愿重归中华文明一样,不少蒙古牧民宁愿留在漠南草原接受汉文明,也不愿踏上前途莫测的西迁之路。他们躲过了蒙元政权的搜捕,在草原上聚成了一个个新部落,也有人不甘心被“吃草籽”的人统治,成了草原上聚散无常的马匪,让漠南的帝国官员十分头痛。为了彻底根除马匪生存的土壤,欧阳轩在漠南推行了牧场承包制和联保制。牧场承包制是指根据水草和人口情况,将草原分给每户牧民——丰美草场最少万亩,沙地荒草原可达数十万亩,而不是原来的迁陡游牧。牧民获得草场的义务则是为官方提供平价马匹,并报告马匪的活动情况。
联保制则是部落之间、牧民之间皆有义务共同剿匪、防匪。未尽到义务者,部落首领会被革职或判处刑罚。牧民轻则会被削减承包草场数量,重则会剥夺承包权,甚至会被判处刑罚,或流放野牛大陆。野牛大陆中部有极其辽阔的草原,但也有剽悍的食人生番,需要至少一代人才能站稳脚跟,并没有多少愿意成为先驱开拓者。在漠南实行与辽东相同治理手段的同时,欧阳轩还下令加大移民屯垦的力度,从大理和汉地迁来大量人口。大理的白蛮既会耕种也擅长养马,汉民之中也从不缺养马之人。这两类人员的到来,将会使漠南变成半农半牧之地。
漠南事务安顿好之后,欧阳轩并没有前往漠北,而是经河套平原前往河西走廊和河湟谷地。漠北与鲜卑利亚接壤,气侯十分苦寒,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帝国在此的治理都将是入不敷出。欧阳轩的治理思路是求稳,即除了必要的教育和医疗投入外,主要是通过军事据点和商队让漠北局势稳定,让其不再成为威胁汉地的策源地,并维持其通往西域和鲜卑利亚的道路畅通。蒙元政权迁往西方之后,漠北只剩下了数万牧民。留下的牧民以老弱病残居多,只需通过正常贸易便能满足其吃得饱穿得暖的需求,再辅以少量的巡逻骑兵,便可以控制这片广袤的苦寒之地。
帝国对河西走廊和河湟谷地的治理思路,与漠南一样,虽然这里的人口并没有西迁,民族成分也更复杂。唯有的区别在于欧阳轩的提议:帝国将在这里建立了数个大型军马场。这里四季分明,气侯凉爽,充沛的雪山融水滋养了大片优质草场,盛产仅次于西域汗血宝马的青海骢。按照欧阳轩的计划,这些军马场建成后,不仅每年提供十万匹优良战马,还将成为种马的选种育种基地,培育出骑乘马、挽马和负重运输马等专用马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不可以离婚》《我行让我来[电竞]》《大宣武圣:从练功加点开始》《炮灰的人生2(快穿)》《我逃了龙傲天他妈妈的婚》【新搜读】《武纪》《游戏搞到一个亿》《带着超市大逃亡》《修仙女配谋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