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追妻火葬场》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
马车在皇城外就已停下,陈宁和李牧顺着官道往宁霞殿走去。
她还没有走到宁霞殿,就见宁霞殿前面乌泱泱的站着几个大臣,是吏部的侍郎,还有刑部的官员,居然六部的大小官员站在门口好几位,堵在宁霞殿的门口。
“安康王是何许人也,经常给流民开仓,救济平民,这样的人殿下就那么随意扣个帽子。”
“是啊,相比殿下,安康王可是做了更多的事情,要么我说女人就应该在后宫,在殿前就容易瞎搞胡闹,大元朝的百年基业岂不是也会霍霍掉了,到时候就是你我等臣没有尽到责任。”
“有意思,到要看看他们是什么意思。”陈宁和李牧回到宁霞殿。
几个大臣看陈宁回来了,就都一窝蜂一样的靠近陈宁面前,“殿下,您回来了。”
“安康王的事情有蹊跷,是有人陷害安康王,请殿下派人再查。”其中吏部的王大人说道。
“确实,安康王一直为人忠厚,不至于做这种忤逆之事。”刑部的宋大人补充道。
这些人左一句右一句,陈宁算是听明白了,这些都是给安康王来试水的人,表面上他们好像是在给安康王说情,但实际上是给她陈宁一个下马威。
她人还没回到宁霞殿,这些人就都已经堆在这里,消息走得这么快,一定是安康王背后的那个人的手笔,才能传递消息如此之快。
“这个事情是我亲自去的,我发现的问题,安康王也承认是自己的错误,你们还有什么意见。”陈宁说道。
几个大臣面面相觑,小声说道:“怎么传过来的消息也没说是殿下亲自去的,这叫什么事情啊。”
“就是,是不是传递的消息有误啊,说是言官说的,要不我才不来,这不是撞了一鼻子灰。”另一个大陈附和地小声说道。
“可现在已经在这了,这要怎么办才好。”
“那骑驴上架子,怎么办,看看别的大臣是什么意思。”
有一些大臣不说话了,似乎再等待其他大臣的意思,但也没有要走的意思,而是互相看看,谁都不愿意当那个出头鸟。
毕竟大多数人似乎也就是来凑个数的,但是宋大人似乎并不想凑数,“那殿下有证据么,安康王也可能是迫于殿下的威慑。”这样的话别人不一定敢说出来,但是宋大人可就没准了。
这位宋大人在老皇帝征战沙场的时候,因为派过去的大元朝的使者被杀了,老皇帝气得要下令屠城,让全城的人为大元朝的使者祭旗。人人自危,谁也不管说话,唯独这位宋大人连着上奏了七封,陈述绝对不能屠城:
一则屠城与仁义不合,说老皇帝是天下的君主,当以天下人为百姓,不能一时气愤而做了伤天下人的心,尤其居然点出了老皇帝这皇位来的就杀了自己的兄弟,本来皇位就溅了不义不孝的血,怎么能在屠杀再加上一条不仁。
二则攻伐劳民伤财,就应早点搬师回首,身为帝王又为将,怎么能天天在外面打仗不理国事,更何况打那么大的疆土,后期能治理过来么,又陈述自古那些小国也不是我国疆土,当以国家之礼待之。
陛下看了奏章,气得连着骂了三遍“迂腐竖子”,将奏章扔到地上,指着门口“让锦衣卫去拿人,直接下大牢,我先让他给使者祭旗。”
旁边的老太监在一旁说道,“陛下这人可能不用抓到牢里就会死掉的,陛下的人只要一到,估计他自己就见了阎王。”
皇帝疑惑地看了老太监一眼。
老太监继续说道,“听说这个人上奏之后,就在家里挂上了白绫,将白绫挂于房梁处,说自己是死谏,必然难逃一死,但能为那几万城中人谏言,就算是死,他也必须说,别人不说,别人怕死,别人不做,但他食百家饭,他不能不为天下人请命。然后别人问他那你不怕死么,您猜陛下他怎么说。”
皇帝看了一眼老太监,让他继续说下去。
“这人说他也怕死,但是怕死难道就不做么,不应惧死而不为。”老太监笑着说道。
“不应惧死而不为。”皇帝默默地重复了一下这句话,“倒是有点血气。”
皇帝这个人连年征伐带兵打仗,对那些有骨头的人格外偏爱一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零宇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