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月初,早春时节,南都等地冰融雪消,女官们自建邺前往地方赴任,时任三月归来,由品级功勋再任官职。
春雷声声催震,车辇中的四人相顾无言,幔帐外传来丝丝雨气,沁湿着她们的眉眼。
朝中委任女官后,便下旨让她们自行安顿,这是自那日后,四人第一次相见。
盐渎县税款一事,明面上负责监查的是建邺派去的绣衣使者,实则与新上任的官员们脱不开干系。
温棠委任的均输官,掌管调均报度,输漕委输;王贤委任的均输监,负责监督均输事宜。两人必定要跟进案子,查找税款的去向,待三月期限一过,她们要将这笔税款补齐,再次均输至国库。
更别提裘明淑被委任为盐官,盐渎县大多税收皆为盐税。
三人无论立场如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仅有武将之女出身的赵檀,得了个好职位铁官,掌采铁或铸长的事宜,倒是与税款一事无太多牵连。
垂幔上金铃频频作响,虽不令人恼怒,却让人心乱如麻。
赵檀性情直爽,受不了沉闷,直言道:“这么下去不是法子。莫说其余女官们等着瞧咱们笑话,盐渎县税收一事非同小可,我们既然同被遣派,该当一心才是。”
她言辞诚恳,面露焦急,连忙再叹了一声。
“归根结底,眼下我们正该放下成见。”
这话是对另外三人说的。
裘明淑自中书舍人宅邸时,就三番两次地针对温棠,众人虽不解两人有何旧怨,也明了怕是立场不同,今后水火难容。
至于出身名门的王贤,几人自那日离开宫中,听了许多风言风语,也逐渐发觉此人言论真假参半,不可全信。
温棠垂低着头,平静地将盏中茶水饮下,随后表明自身态度。
“赵檀父兄乃北都旧臣,我自会信她。税款一案与她官职并无太多瓜葛,她这样说,便是愿意助我等一臂之力,已是十分难得。那日我在宫中时,便拜到直指门下,此案无论是谁的计谋,亦或是一场意外,只要能找到证据,直指必不会坐视不理,让我等受了委屈。”
赵檀刚摘下幔帐上的金铃,听到这番话险咬了舌头。
“你拜了那宦官为师?南都的人都说,宫中宫外属那些没根的……”阴险狠毒。
话到最后她硬生生吞下去了那四个字,车辇外随行的正是绣衣使者,她虽不欲参与朝中斗争,也不愿惹了麻烦上身。
王贤懂得弦外之意,连忙拂袖斟茶,笑道:“能有直指相助,自是极好。如今倒是没太多可隐瞒的了,朝中下旨推行女官制,最先得到消息的,自是建邺城中的世家大族们,想必裘女官也是知晓的。我家中亲长大多委任各地郡守和一些闲职,虽受世人敬重,但……时下叔父们想回到建邺。尚书省左仆射年近七旬,已有辞官之意,我若能有政绩,也好替家中亲长上奏表意。”
“怕是不少女官,和我有同样之机遇。”
赵檀听得云里雾里,半晌才明了两人话中深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