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迷阁】地址:bimige.org
(十七)
莫铭祺携李妙回到阔别的湖北hg,一切看起来都是崭新的也充满希望的。
莫铭祺打算自己先四处找工作,借机也重温一下差不多陌生了两年的市场。而让李妙歇息在家,顺便做做家务。等自己找到工作后,也探清了职场道道,这样李妙再出来找事就容易得多。尽管李妙有大专学历,hg地头总归是不熟的嘛。
当然hg这地方毕竟是内地四线城市,地盘虽不小,经济却发展得有限,所谓的人才市场没几个不说,还基本上就是三五千块的劳务市场的基调。
莫铭祺知道自己不会挑挑驮驮的力气活,坐办公室又过不了学历关。所以一连几天,他马不停蹄地在市区内外到处转悠,只是希望有单位有人能够对这样的自己展示出“慧眼识英雄”的伯乐精神和不拘一格的用人格局来。
现实很快就象一盆冷水,迅速浇灭莫铭祺心中各种侥幸的火种。因为在hg市区里的有限的招聘需求大多集中分布在餐馆的服务员、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等基层岗位上,但是那份起早贪黑的苦不是谁想吃就能吃得了的;而偏隅一方的工业园里的招工又把年龄卡得死死的,技术、管理岗位超过35岁以及一般普工超过45岁基本上就没戏了。至于自己在深圳练达的那些招人、收款的一招半试,在这儿的人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笑话来说说、听听还可以,要说有单位因此要接受的话,就应了那句精典的话“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要刨根问底为什么?他们会“反将一军”:能有这般能耐的,还不早被沿海大公司、大价钱给挖走了啊?!单身狗还有一句精典名言就是“别人不要的,我也不要”,所以“沿海淘汰的,我也不要”。
正当莫铭祺有点不知所措的时候,两家关系一向还不错的堂姐的一份她儿子考上研究生的请柬也飞过来凑起了热闹。
莫铭祺退无可退地出现在了热热闹闹的贺喜侄子研究生的宴席上。
堂姐是某国企纺织厂的远近闻名的女强人,一路从一个普通作业人员干到销售科长,再干到现在的销售副总,有形象有形象、有能力有能力,却长期孓然一身。这让周边人对这样的她充满了各种猜疑,甚至传言她的儿子是谁的恐怕只有她自己才清楚呢。
这也难怪。据说堂姐在年轻的时候,与一位姓朱的广东人闪婚过,后来就闪离了。所以莫铭祺都没见过这位姐夫。条件优越的堂姐后来居然一直没有再婚,有人说这是为孩子考虑,一般再婚的家庭孩子都遭罪。孩子一天天长大,到是挺争气的,读书一路开挂,不知不觉中就挂到了研究生这档上。
莫铭祺在这种场合下自然就是那个接受亲朋好友礼金、填写礼单的知宾。一位落名“宋xx”的中年人出手阔绰,随礼一出手就是一万,比起亲姊妹的莫铭祺“礼尚往来”的“水涨船高”的5000元还多出一倍来。他的签字龙飞凤舞,只是勉强看得清是姓宋而已。这引起了莫铭祺的好奇。
难道这位宋老板与堂姐之间真有这么深的交情?不太可能的,肯定是生意场上下游的关系,等于就是利益输送的那种吧。
当天的宴席,堂姐请的客亲很多,而且大部分是莫铭祺不认识的,甚至最后连跟自己坐一桌的居然也没有一个熟人。但凑巧的是,结果开席的时候一直忙着打杂的姗姗来迟的莫铭祺居然与这位宋老板挤到了一桌。
内地吃席是一盘盘上菜的,所以需要时间需要点耐心。
宋老板在酒席上很是兴奋,先是一通如数家珍表扬堂姐的儿子如何如何争气,显示出他与姐姐一家“知根知底”的亲密关系,这让作为堂弟的莫铭祺自形惭愧;接着宋老板又大谈生意场上如何如何赚钱的事,这更让莫铭祺相形见拙,同时也基本印证了他与堂姐之间的利益关系。
莫铭祺原本是想出个份子来做完知宾就尽到亲戚的义务然后再闷着头反正谁也不认识不担心吃相难看地一通胡吃海喝,能捞回一些就是一些地拍屁股走人的主儿,没想到素昧平生的宋老板却太过热情也太过精明,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的底细包括现在正在找工作的事都一一套了出来。
反正彼此都不认识,反正以后也不可能有交集吧,莫铭祺当陌生人面说完自己的事虽然有点后悔,但也并没有对眼前的这位宋老板做出什么指望的。
谁知宋老板好像提前准备了后手一样,对正犯着困的莫铭祺淡淡一笑道:
“莫总,今天你算找对人了,我跟几个同事正合伙在我们hg本地开了一间深圳监理公司的分公司。既然你是在深圳监理公司呆过的,不如去我那试下,好像现在正在招人呢!具体位置和联系方式,我现在就发给你。”
宋老板边说边从口袋里拿出手机,边翻边要找信息。
莫铭祺一听也是喜出望外。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莫铭祺一看宋老板做人还很彻底,也不敢怠慢,马上笑着起身贴了过来。
莫铭祺除了收录公司地址和联系人的相关信息,还与宋老板相互保存了对方的联系电话,只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家吃饱喝足后就都匆匆离席。
宋老板是开车来的,临走前还特地与莫铭祺打声招呼。由于喝了点酒,他很保险很规矩地叫来了酒驾。但在车子开动的时候,俩人也都没有把这家监理公司的深圳总公司的名称说清楚或者说这个时候彼此已经忘记了要说清这些的。
但这对于一个急于找到工作的人而言,只要有一份固定的事做、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公司名称是什么有这么重要么?!搞清楚是哪家公司,有那个必要吗?!
(十八)
hg不比深圳,有机会就得拼命地去抓,因为这种情况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第二天一早,莫铭祺便“按图索骥”找到了宋老板所说的这家分公司。
可能考虑到成本问题吧,分公司的位置竟然安插在偏远的城乡结合部一幢陈旧小高层的一楼角落里。由于没有挂牌,不仔细对照门牌号,很容易与之“擦肩而过”的;办公区的规模也很小,总共一起的面积估计也就在二十多平米吧,所以里面挤得满满的也就刚好容纳三张办公桌。办公桌上安装着老式电脑,桌上的文件堆得很高很厚,但看上去还挺整洁的。只是窄窄的办公室连营业执照等重要证件都没有挂出来,让人看上去有点不像是公司而更象是个小仓库或杂货店什么的。
接待和面试自己的是一位王姓年轻小伙子。
见突然有人“光临寒舍”,小王先是一惊,接着艰难地从座位上挪出身体,本来准备微笑致歉的,结果一看来者一副农民工的样子,马上换成了另外一副满是嫌弃的表情。他板着脸示意莫铭祺先来个自我介绍。
莫铭祺感觉自己有点施展不开,只好移步到门口,然后才淡淡地开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