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
其实,刘先曾替周不疑择选过老师,只是还没有成功,就被刘表派遣出使许都了。
当时,同郡有学者名叫刘巴,字子初,博学多才,名闻海内。
刘先闻其名声,心向神往,遂修书一封,遣人致巴,欲使不疑从之学。
书曰:“吾甥不疑,天资聪颖,骨骼清奇,愿子初不弃,收为弟子,共育英才,共图大业。”
刘巴得书,览之再三,心中踌躇。
乃召友人共议此事,友人问其故,刘巴叹曰:
“刘子扬欲使周不疑从吾学,然吾自思才疏学浅,恐误人子弟也。”
友人讶然:“子初才名远播,何出此言?”
刘巴于是说道:“吾昔游学荆北,虽记诵诗书,然不足以建立功名。吾如天之南箕,华而不实。”
“今子扬赐书前来,欲使令贤甥舍鸾凤之才,游居燕雀之檐下,吾又何以启明之乎?”
“吾愧对‘有若无,实若虚’之谦逊,何敢为人师哉!”
刘巴的友人闻之,皆叹息说他过于自谦了。
不过刘巴意已决,于是修书回复刘先。
书曰:
“子扬足下:辱承雅意,欲使不疑从吾学。然吾自思才疏学浅,不足以为人师。巴昔游学荆北,虽记诵诗书,然未能深究其义,实不足以立言。今足下欲使令贤甥从吾学,巴恐误其前程也。吾愧对足下之厚望,愿足下另择良师,以成不疑之才。巴虽不能为人师,然愿与足下共育英才,共图大业。谨此奉答,伏惟鉴察。”
刘先收到刘巴手书,览而叹之曰:“吾闻君子之道,以谦为本。今子初如此自谦,真君子也。”
“然吾观不疑之才,非寻常师资所能教也。吾当更求良师,以成其才。”
刘巴拒绝收周不疑为徒后,刘先并不放弃。
又遍访荆州之士,欲求一良师以教不疑。
他又拜访了一名隐士。
庞德公,隐于鹿门山,才学高妙,名重天下。
刘先闻其名声,乃往访之。
至其草庐,见庞德公坐于石上,飘然有出世之姿。
刘先上前拜道:“吾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今有一甥,名曰不疑,天资聪颖,骨骼清奇。吾欲为其择一良师,以成其才。愿先生不弃,收为弟子。”
庞德公闻之,微笑而言曰:“子扬之言过矣。吾虽隐居山林,然亦知天下之士。不疑之才,吾亦有所闻。然吾年事已高,恐不能为人师矣。”
“吾有一友,名曰司马徽,字德操,才学兼优,识人明通。子扬何不往访之,或可使不疑从之学也。”
庞德公年岁渐高,不欲再收徒,便向刘先举荐他的好友司马徽。
遗憾的是,司马徽远在襄、汉之间,刘先还未寻到水镜先生司马徽,就被刘表派去出使许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