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太后篡位进行时》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
话说建安六年,秋风萧瑟,刘备兵败汝南,犹如丧家之犬,仓皇间投奔荆州牧刘表。
刘表闻备至,亲出郊迎,以上宾之礼相待,并赐兵增援,命其屯驻新野,以御北方曹操之患。
新野之地,虽非繁华大邑,却地处要冲,白河为天然屏障,联通荆襄、宛洛,实为兵家必争之地。
刘备至新野,见城池虽小,然地势险要,心中暗自思量:
此地虽非龙兴之所,却可暂作安身立命之处,以待天时。
于是,刘备下令筑土城,周长一里,名曰“子城”,以固防守。
城防虽备,然刘备心知,仅凭一城之地,难以抗衡曹操百万雄师,唯有广开才路,招贤纳士,方为上策。
时徐庶避乱荆州,闻刘备之名,特来相投。
刘备见庶,大喜过望,待之如上宾。
徐庶亦感刘备知遇之恩,遂荐自己好友卧龙先生诸葛亮于刘备。
刘备听闻诸葛孔明之才,有如久旱逢甘霖,不顾天寒地冻,路途遥远,三顾茅庐,终得诸葛孔明出山辅佐。
诸葛亮初见刘备,论天下大势,指点江山,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之战略构想。
备闻之大喜,曰:“吾得孔明,如鱼得水也!”自此,刘备集团如虎添翼,势力日盛。
刘备这边欣喜若狂,孙权那边却不太高兴。
昔年孙权承继大统,正值年少,却遭逢下僚叛乱,江东六郡之地,局势实乃动荡不安。
庐江太守李术,公然举兵反叛;孙氏宗族之内,孙辅、孙暠二人,暗中与许都勾结,图谋篡权夺位。
更有甚者,豫章、会稽之地,山越之人蠢蠢欲动,欲趁乱而起。
去年之时,孙权年仅十九,曾随大兄孙策攻打庐江,继而东进豫章,征讨江夏太守黄祖。
终见孙策一举拿下庐江、豫章二郡,威震四方。
然则,二郡既定,孙策欲偷袭许都,迎回天子刘协,以图大业。
岂料,行至丹徒山,竟遭人暗算,身受重伤,不幸于当年溘然长逝。
临终之际,孙策深思熟虑,终将江东基业,托付于二弟孙权之手。
彼时,孙权尚未及弱冠之年,却不得不肩负起重任。
心中既怀丧兄之痛,又需面对江东纷繁复杂之局势。
是以,建安六年之际,孙权的精力,皆在处置内政之上,既无余力,亦无实力,以对抗曹操的威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