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中香客络绎不绝,而三藏僧人侃侃而谈之际,其目光于曹丕一行三人身上稍作流连,似有所察。
看似是问询于堂中众香客之间,实则犹似专向彼三人而发。
不得不说,初见之下,三藏于郭婉心中,虽未留绝佳之印象,但亦无甚恶感。
其无礼之态,诚然可见,然尚未至于就是那嚣张跋扈、令人畏而远之的中二气息。
人看着恶劣,但并非歹毒之人。
世俗百姓,大多不知三藏法师久事吴夫人帷中,不过,吴郡大族子弟,尤在讨虏将军府中任职者,实则知之甚详。
就像陆议,虽只是讨虏将军幕府令史,就已然知晓此中龌龊。
观堂上众人之衣着,粗布麻衣者居多,曹丕与陆议则身着绸缎,眉清目秀,少年英姿,颇为显眼。
是以,三藏留意于他们三人,亦不足为奇。
三藏法师并未起身,但见其双腿由摊开而盘起,坐姿微调,身体前倾,以肘支案,垂眸审视三人,目光中颇有放肆之意。
其咧嘴而笑,白牙毕露,神态自若。
三人默然,均未应答三藏方才之问。
曹丕一时没察觉到,三藏是朝着自己来的。
见无人理睬,三藏乃以手抚其光洁之颅,笑道:“枯坐无聊,寺中亦无女眷充席侍客,诸君何不与我共叙?”
曹丕这才意识到,三藏是在同他们一行人讲话。
于是拱手辞曰:“吾等俗庸,识者了了,只恐玷污法师清趣。”
开玩笑,他们只是进来看看热闹,并非是想跟吴夫人的相好秃僧攀谈。
他们能交流何事?
私相授受之法乎?
三藏笑道:“不污不污,但观诸位香客之面相,心生好奇,欲请教一二。”
曹丕讶异曰:“法师亦通相面之术乎?”
郭婉从未听说过,佛教法师还会相术的。
给自己取法名三藏,也是大言不惭。
天竺佛教圣典分为三类:
经藏、律藏、论藏。
经者,述说根本教义;
律者,记载戒律威仪;
论者,阐释经义之微言大义。
能通三藏者,方称三藏法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