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新婚没几天,左太太就亲自领着聂鹤筠进入逢家的书坊,也就是位于行远街的时雅斋。
这处生意有些年头了,是当年逢老太太还在世时经营的。
然而逢惊越的父亲逢简卓考取功名后,对手上的书坊生意就不怎么上心了。
如今只靠多年的老本支撑着,才勉强在书肆林立的行远街生存下来。
左太太也知道书坊的情况,因此就提前给聂鹤筠提了醒。
聂鹤筠笑了笑,表示自己可以应对得来。
店里目前只有一个账房先生和两个干各种杂活的伙计,都在这里做许多年工了。
几个人坐在书坊一楼里间桌子边,左太太首先介绍了聂鹤筠,伙计们向她夫妻二人贺喜。
“这位是高账房,这二位是小叶和大柳,都是当年老爷子带起来的。以后鹤筠就是咱们时雅斋的掌柜了,我把掌柜的印交给她,大家今天把各自手上的工作都向新掌柜汇报一下。”左太太笑盈盈地说。
老高看起来有四十多岁,留一撮小胡子,双眼精明。
小叶三十出头,憨厚长相,身体壮实得不像是识字的读书人,倒像庄稼人。
后来听老高说他家原是隔壁涣州的读书人家,可惜家道中落,在泛城乡下种过几年地,攒了点钱到这做工,就在泛城城里定居了。
大柳是地道的泛城人,二十多岁刚成家,瘦高瘦高的。聂鹤筠看他的眉眼有些眼熟,但想不起来了。
“多谢娘,”聂鹤筠接过印章,转身面向大伙,“我刚接手生意,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大家尽管对我说,按理来讲,大家都算是我的前辈。”
逢惊越倚靠在窗边,看着聂鹤筠的一举一动,自己只是偶而点头相应。
店里的这几个人看着新掌柜一脸兴奋,猜想是个爱管事的主,又见左太太很给她面子,于是都十分配合。
左太太走后,高账房请聂鹤筠来看账本。
逢惊越转身上了二楼最南边那间屋,那里是之前父亲读书的地方,虽然很久没用了,但书房的布局没变,转过屏风,里边还有张竹床。
以前逢老太太在世时每日都会来店里看生意,逢简卓就在这间屋子里读书。
逢惊越对时雅斋的印象还大多停留在小时候的记忆里。
那会儿有一段时间家里要修园子,叮叮咣咣太吵闹,父亲就会在时雅斋二楼会客,逢惊越也被拉着过来。
他从小识字早、通诗文,书院先生喊他小神童,父亲自然以他为荣。
因此逢简卓总是带着他出席自己的社交场合,但逢惊越去了几次就再也不愿意去了。
为了躲避大人们,他好几次都藏在书房一角的废纸篓后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