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之杜家千金》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
“承乾不愿母后失望,却也请母后留孩儿一命,可否?”李承乾微勾唇角,苦笑说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母后还能害自己孩子的性命不成,乾儿,莫被女色祸心啊!”长孙氏心中一惊,却想着她心中所想,只有她自己知晓,很快醒过神来,一脸不敢相信的痛心说道。
李承乾看着母后眼中的杀意闪过,知道还是将人惹怒。
“母后,这个太子之位,刚开始孩儿是为了父皇母后能多看我一眼,可我没想到的是,自封为太子之日,就被独自扔到东宫。弟妹身子抱恙,有母后日夜不休的照顾,有父皇关心的询问,可是我只要起得来身,就要早起读书学治国之道。几个兄弟年纪渐长,父皇母后却还是宠着护着,就连四弟的年纪该去封地,却还是被你们护着放在宫里,如此朝堂上的众臣,怎么会不心生异念。不该说只有朝臣如此想,就是我也想父皇母后心中还是属意四弟,只因我是长又是嫡,老祖宗的规矩传下来,你们才会这样为难。觉得愧对四弟,对他也才这般纵容宠爱,更或者他也只是个棋子,保护那个真正的储位人选。”李承乾不无恶意的讽刺说道。
他再不愿再被人当成傀儡操控,何况日后还可能成为费棋被丢掉。
如果这样,还不如早早跳出棋局,就算没有这太子之位,他这些年所学治国之道,想来就是去藩地做个土皇帝,想来也不会比坐着太子差。
更何况,有个心性良善,却并不软弱的皇子妃陪着,总好过在那冰冷的东宫,不是算计赢了弟弟们,成功坐上那累累白骨的皇位,就是被人算计身首异处,做了那败寇。
长孙氏如今才知道,她是真的小看了自己的长子,能这么清楚的看透这些事,若不将之毁了,已经被她亲手与四子绑在一块的长孙家,又还能富贵多久。
“太子是一国稳定延续的根本,哪里能随随便便就废立,而且你要知晓,你既然曾做过太子之位,不管你是不是真心不愿,日后登基之人,定是会对你有所防备算计。”长孙氏的劝说,带着几分威胁。
“我相信母后,定不会选个野心太大,帮其登位后,反而觉得进言逆耳,将长孙家毁了的人,如此儿臣又需担心什么。”何况就算有心算计他,却也要看有没有那个本事,他自小学习治国之道长大,总也还有些手段和暗棋在手,最好别惹到他,不然一点点蚕食,将这大唐改朝换代,却也不是不能。
“除了杜月瑶,你可还有别的所求?”长孙氏实难相信,李承乾所求只为一女。
若不是昨日之事,今日前来所求,定不会有杜月瑶,可既然已经开口求说,那么有这个借口,他也更好脱身一些。
“再无其他,还请母后成全。”李承乾拱手道。
长孙氏虽有别的想法,但承乾毕竟是她的长子,若能留下他性命,也实在不愿逼其丧命,扶额疲累的开口道:“此事我会寻机会与陛下说,你先退下吧。”
****************
“陛下?”见着太子快下出来,一侍监小声提醒殿外来人道。
“走。”李世民冷着一张脸,道。
回到太极殿,李世民端坐殿上,想着听到太子与皇后所说的话,百般滋味在心头。
还不等他理出头绪,就听殿门外侍监前来传话,道:“陛下,莱国公进宫求见。”
“宣。”想起昨日之事,李世民此时虽想一个人静一静,却还是开口道。
不等片刻,一身国公侯服的杜如晦,就进来殿内,低头拱手施礼道:“微臣参见陛下,昨日之事还请陛下宽责。”
“平身,杜爱卿,房杜两家的婚约,可真是如坊间传言那般,是指腹为婚?”李世民未曾接话,转而问道。
杜如晦起身看了陛下一眼,见他神色有些不对,想着昨日之事,错不在月瑶,陛下这可是想寻别的由头,治两家欺君之罪?
“本是玩笑之言,可谁知房家大郎竟记在心上,如此将事情闹出来,杜家若不应下,恐对小女名声有损,故此才又另行定亲。”杜如晦小心回道。
“哦?如此倒是房家逼婚,不知杜家小娘子可愿意否?”李世民还是面上不见异样,语气平顺的问道。
杜如晦被陛下接连问道婚约之事,以为他猜测无错,“月瑶定亲时方才六岁,此事乃我与拙荆做主应下。”
“如此倒是恐生怨侣,市井传言误人不浅。”李世民眼睛看向太极宫东面,好似能看到顶端的黄瓦,自语道。
杜如晦摇头说道:“自古婚约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况微臣与拙荆甚是喜爱家中幼女,若不是试过房家大郎,知晓他最性子木讷些,却不失为真君子,却是如何也不会应的。”
杜家疼那小女儿,可是整个长安城都知道的,李世民当然不会怀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