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迷阁】地址:bimige.org
钱,我不花留给赵老三和你花么?做你的春秋大梦!”
赵佳慧不急不恼,笑着反问:“那你怎么连一千块都拿不出?人家大山里好不容易出个小天才,现在被你们拖得都快失学了。”
十七岁的郭绵——当时还没改姓,叫姜绵,明知道这是她的陷阱,就因为逞强好胜爱面子,还是咬紧牙关跳了进去。
从此,资助那个孩子就成了她的责任。
为了担起这份责任,她周末送外卖,晚上摆地摊,还卖掉了妈妈身上唯一一件首饰——离家时,郭绵下定决心和姜家切割干净,什么都没带,那首饰是姥姥留下的老物件。
第一次崩溃的时候,她给贫困生写了封信。
原想道声抱歉,我实在撑不下去了。落笔却成了:
这句话真是太恶毒了。我宁可被地铁碾碎,也不愿意被人看扁。我分明,那么强大,那么优秀,那么有天赋!他们应该被我的光芒闪瞎,流着泪说:是我狗眼看人低。
请你也这样相信自己吧!要朝着最好的大学努力,我会一直帮助你。
她没期待回音,所以并未留地址。没想到一个月后,床头上出现了一封信。
问过妈妈,从那颠三倒四的回答中猜了个大概:回信寄到了社区服务中心,上次去学校找她那个网格员给送来的。一并还送了个果篮。
原始信封已经被拆了,现在信封上光秃秃的,只写了个郭绵女士亲启。
巧的是,他也是用火漆封口的。更巧的是,印章上的篆刻纹路和她用的那枚一样。
这可能是少年刻意复刻的——他很会用一些小细节博得别人好感。
这封回信就细节满满,似乎每一处都在证明他也像她那样‘强大、优秀、有天赋’。
比如,他坚持用毛笔书写,全篇没有一句话是平直的大白话,逐字逐句都精雕细琢过,文采斐然,流畅精炼。字里行间不卑不亢、不急不躁,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同时,他心思极其细腻,不仅表达了感谢,还感受到她正在面临一些困境,反过来安慰鼓励她——只用了一首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封信惊艳了郭绵,也给了她咬牙坚持下去的动力——不能让凌云木长在深山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我资助的贫困生是雍正宿敌》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