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宝书》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
“黄泉宝书”这个名词祝元隐约是听过,但是确定自己从小到大连其的一根毛都没有见过。
最早自三国时期始,就有一些身份不寻常的盗墓贼集合起来,编写一部名为“黄泉宝书”的秘典。
碍于身份跟时局,此秘典经历百年,直到唐末温韬集合能人,才终于成书。
相传秘典所指向的是几代盗墓贼毕生累积的财宝,其中不乏尚未现世大墓中搜罗出的秘宝。
黄泉宝书背后巨大的财富诱惑,引得百年来数不清盗墓贼之间的争斗。
像是为了平息争斗,这笔“巨财”在民国时被人为抹去消息,最终被渐渐遗忘在江湖之中。
直到二十多年前,似乎是从钩子崖村的故事开始,有关于宝书的消息渐渐散播出来,在道上引起新一轮的明枪暗箭。
面对巨财,抵挡不住诱惑明争暗夺倒也说得过去,但祝元总觉得这种事不像是爷爷能做出来的。
爷爷从前在道上,也算是个有名气的老瓢把子。
他是建国前生人,那时候人穷,老家闹饥荒,全家在逃难路上死绝。
唯一活下来的祝元爷爷被一个土夫子收做徒弟,从此跟着师父改姓“祝”,干起淘土营生。
淘土就是民间对“盗墓”行为的指代,在如今祝元生活的北方,这一行为又常被称作倒斗。
这门营生一直做到祝元老爹长成人,后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开始严打这一行。
祝元爷爷对于危险的嗅觉非常敏锐,察觉到不对就赶紧带着儿子抽身北上。
产业散给贴心的伙计打理,家当几乎全部出手,在北方安家立业,置办下一处大院子,也就是祝元现在经营的民宿。
爷爷在哪个时代都能安身立命,靠的就是谨小慎微且不多贪。
他要是贪婪黄泉宝书背后的财宝,当初就做不出散尽家财的举动。
赶尸匠的讲述如果是真的,祝元觉得背后肯定还有他没讲出来的隐情。
至于祝元父亲,在他还读小学时,老爹一次离开家就再也没回来,如今是死是活,下落不明。
祝元不清楚老爹是不是还在做爷爷曾经的行当,爷爷在世时似乎对他有很大意见,在他走后很少提起他。
可天下少有真正绝情的爹娘,在老爷子弥留之际,还是放不下这个儿子。
祝元当然也想找到老爹,却不敢报警,一是因为时间过去这么久,报警找回来的希望也很渺茫。
二就是老爹身份特殊,万一真是因为惹了什么麻烦隐姓埋名,去报警再阴差阳错给他送进去,自己可真是孝出强大。
这一晚,祝元在恐慌与疲惫中并不安稳地睡去,第二天醒来,被掐过的脖子上出现一个硕大的黑手印。
这是尸毒扩散的象征,赶尸匠不是在跟他闹着玩儿。
留在他身边的年轻人贴心地递过来一条热毛巾,让他擦擦脸平复一下情绪。
昨晚赶尸匠离开后,年轻人介绍自己叫云调,对于这个奇特又古怪的名字,祝元立刻想起他就是迟迟未到的最后一位房客。
云调的到来,也有他的目的。
多年前,云调的师祖跟祝元爷爷算是拜把子兄弟,跟着同一个师父学淘沙。
云调师祖表面是一家叫做“道阳观”的观中道士,道阳观曾藏有一件秘宝,就是黄泉宝书。
云调父亲是个孤儿,打小被道观收养,本是作为继承人培养的,但他成人后跟一个姑娘好上,为了妻儿离开师门。
云调的名字这么奇怪,就是因为这不是取自正统的姓氏,而是来源于他父亲曾经的道号演化。
在云调还很小的时候,道阳观黄泉宝书失窃,为了报答师恩,云调父亲重返师门找寻宝书下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大夏窃神权》《欢迎来到我的地狱》《肝到厨神才算开始》《重回千禧当学霸》《赤心巡天》《竞选神明》《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志怪书》《高武纪元》
麒麟耀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