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
亭亭点头说道:“还是跟‘五行’有关。”紫芝一听,无奈地说:“不用说了,我认罚一杯。”春辉也反应过来,说道:“我也知道了,上面还有‘卯金刀’呢。”众人一脸疑惑,春辉解释道:“《汉书·五行志》里有‘为虫臭恶’这句话,这是班固引用刘向的话,所以亭亭说‘五行’篇,我说‘卯金刀’(“刘”字繁体为“刘”,由“卯金刀”组成,这里指班固是汉朝人,暗指《汉书》
)。”众人看向紫芝,问道:“请教臭虫主人,你能也说一个和‘臭虫’有关的出处吗?”紫芝说:“你们知道本朝有个喜欢吃臭虫的人吗?”众人立刻说道:“又说本朝,罚一杯。”紫芝接着道:“我说晋朝郭璞可以吧?他注解《尔雅》的时候,提到过‘负盘臭虫’,难道你们还不该吃……”她故意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一杯么?”闺臣笑着调侃:“你把一句话分成两截说,这意思,是想让我们也吃臭虫啊。”紫芝解释道:“话是这么说,但喜欢吃臭虫的人,吃的是负盘,它的形状像蜂;要是当成咬人的臭虫,那就错了。”春辉说:“吃到这些臭东西,你还替它考证,你也太爱引经据典了。”紫芝回应道:“如果不替它分辨清楚,将来大家都乱吃,姐姐你能受得了吗?”春辉佯怒道:“他吃臭虫,为什么我受不了?看这架势,我又变成臭虫了!你可知道,我这臭虫是爱咬人的?”说着,作势朝紫芝走去。紫芝连忙求饶:“好姐姐,别咬!算我说错,罚一杯。”闺臣赶忙打圆场:“二位姐姐别再闹臭虫的事儿了,天已经不早了,赶紧接着行令吧。”
琼英抽到宫室双声,说道:“承尘。干宝《搜神记》里说‘飞上承尘’。这是本题双声,敬芷馨姐姐一杯。”兰言听了,仔细想了想,不住地摇头。窦耕烟悄悄地问:“姐姐为什么摇头呀?”兰言回答:“这本书里原本是‘鸠来为我祸也飞上承尘’,一连十个字才是完整的一句。现在琼英姐姐因为上半句话不太好,只说下半句。我仔细琢磨了一下,没想到这句话竟是她的谶语,看来她也会不得善终。”耕烟说:“我去问问她。”于是喊道:“姐姐要飞‘尘’字,书里相关的句子很多,比如刘峻《辨命论》、班彪《北征赋》,以及《晋纪·总论》、屈原《渔父》之类,都可以用,为什么一定要用《搜神记》里的呢?”琼英解释道:“我本来想用《何水部集》里的‘寻玉尘于万里,守金龟于千年’,谁知道不知不觉,就把《搜神记》里的这句说了出来。”
姚芷馨抽到财宝双声,说道:“真珠。陆贾《新语》里说‘禹捐珠玉于五湖之渊’。‘玉于’是双声,敬秀英姐姐一杯。”闺臣突然想起,问道:“刚才因为这珍珠,我突然想到昨天托宝云姐姐问师母的事儿,你问了吗?”宝云回答:“姐姐昨天走了之后,我详细问了母亲,她说姐姐的珍珠是无价之宝,一定要好好收藏。我父亲的珍珠虽然多,但像姐姐这颗一样的,也只有两颗。不同的珍珠名号不一样,种类有龙、蛟、蛇、鱼、鳖、蚌所产之分。龙珠长在额头,蛟珠长在皮上,蛇珠在嘴里,鱼珠在眼睛里,鳖珠在脚上,蚌珠在肚子里。姐姐的这颗珍珠是大蚌产的,名叫‘合浦珠’。”廉锦枫说:“师母的眼光真是厉害,这颗珍珠确实是大蚌肚子里的东西。”宝云好奇地问:“姐姐怎么知道的?”闺臣便把锦枫入海取参杀蚌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众人听了,无不赞叹锦枫的孝顺。春辉感慨道:“刚才我们说王休徵卧冰求鱼,已经是非常孝顺了,谁知道锦枫姐姐入海取参,竟然把自己的性命都置之度外。如此奇特的孝心,大家都应该干一杯,也好稍稍学习一下。”众人听了,都举杯一饮而尽。
秀英抽到列女双声,思考了好一会儿,忽然流下泪来,说道:“现在我们只顾在这里喝酒,只怕家里的亲人都在盼着我们:朝姝。《战国策》里说‘汝朝去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玉芝接着说:“汝暮去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闺臣、锦枫和亭亭听了,都泪如雨下。在座凡是家中有老亲却身处异乡的人,听了这句话,又看到秀英和闺臣的样子,顿时都忍不住落泪。兰芝着急地说:“姐姐这是何必呢!什么句子不能说,偏要说这两句?到底该谁接令啊,真是闹糊涂了。”司徒娬儿说:“她在那儿伤心,我替盟姐说吧:‘而晚’‘而望’都是双声,敬娬儿妹妹一杯。这是现代读音,我不敢替主人转敬。”题花指出:“现代读音还在其次,《战国策》虽然正令没说过,但宝塔词已经用过很多了,只怕要罚一杯。”秀英说:“我用枚乘《七发》里的‘麦秀渐渐兮雉朝飞’。”紫芝提议道:“姐姐为什么不用《齐书》里的‘虱有谚言,朝生暮孙’,或者用徐干《中论》里的‘小人朝为而夕求其成’呢?这样大家不都有酒喝了吗?”闺臣劝道:“秀英姐姐不用再另找句子了,免得接令换人,又要争论。好在《战国策》和正令还不重复,也可以用。”
司徒娬儿抽到虫名叠韵,说道:“蒲卢。《尔雅》里说‘果蠃蒲卢’。‘果蠃’和本题都是叠韵,敬玉蟾姐姐一杯。”春辉赞叹道:“《诗经》里是‘螟蛉有子,果蠃负之’,《尔雅》里又是‘果蠃蒲卢’。一种东西有三个名字,本来不算稀奇,最难得的是这三个名字都是叠韵。古人命名的巧妙,真是无人能及,这可以算得上千古绝唱了。”题花补充道:“这里面还有更奇妙的:要是把‘蠃’字中间的‘虫’字换成‘鸟’字,《博雅》里称之为‘果鸁桑飞’,就又变成鸟名了。再把‘鸟’字换成‘果’字,《诗经》里说‘果臝之实’,忽然又变成瓜名了。这三个名字读音都相同。这不但命名巧妙,连造字也很巧妙。”玉儿提出疑问:“祝才女把‘虫’字读成虫子的音,不知道有什么出处?只怕读错了吧。”题花恍然大悟:“我原本知道‘虫’是古‘虺’字,应该读‘毁’,只是一时着急说错了,罚一杯。你这个玉老先生,我可真是怕了你了!”兰言也考问玉儿:“玉儿,你既然这么聪明,我再考考你:请教店铺的‘铺’应该怎么写?”玉儿自信地回答:“应该写金字旁的‘铺’。”兰言又问:“帐目之‘帐’呢?”玉儿说:“这个字才女你就别考我了,去考那些没读过书的乡下人还差不多。我记得古人的字书里,在‘帐’字下面都注着‘计簿’两个字。谁知道后人自作聪明,忽然改成贝字旁,其实并没有出处,这是乡下没文化的人写的字。现在才女突然考我这个,未免小看我玉儿没文化了。”兰言连忙赔罪:“玉老先生别生气,是我唐突了,罚一杯。”
玉蟾抽到花卉叠韵,说道:“我们这几天都在老师府上,我有个比喻,说出来请大家指教:芄兰。《家语》里说‘入善人之室,如入芝兰之室’。‘如入’是双声,敬香云姐姐一杯。”兰言称赞道:“这句说的很有道理,是万万不能少的;正好抽到香云姐姐,尤其凑巧。明天老师看到这个单子,看到这句,一定会说我们这些学生虽然年轻,还是懂得是非好坏的。”小春打趣道:“只夸赞宝云姐姐,难道把今天的主人兰芝姐姐给忽略了吗?”春辉灵机一动,说道:“怎么会忽略呢!你把飞的‘芝兰’二字颠倒一下,不就是今天的主人兰芝了吗?”众人听了,忍不住大笑起来,纷纷夸赞:“这句飞得原本就巧妙,也难得春辉姐姐心思如此巧妙,口才又这么好。”
香云抽到虫名叠韵,说道:“螳螂。《吴越春秋》里说‘夫黄雀但知伺螳螂之有味’。本题是叠韵,敬再芳姐姐一杯。”闺臣感慨道:“常常看到世上的人只知道追逐利益,至于眼前的危害,根本不去理会。所以俗语说‘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就像黄雀一心想要捕捉螳螂,却不知道还没吃到嘴里,自己就命丧王孙公子之手,这难道不是被螳螂所害吗?古人因为那些贪图利益的人不顾祸患,所以说出这句话来警戒世人。无奈世人虽然知道这句话的精妙,可等到利益摆在眼前,就把‘害’字抛到脑后了。这就是所谓的‘利令智昏’,怎能不让人深深叹息呢!”
青钿催促道:“再芳姐姐该接令了。”花再芳之前因为紫芝关于臭虫的酒令,多喝了几杯,这会儿正在打盹,突然听到这话,赶忙接过签筒,抽了一支签,高声念道:“身体双声。”众人一听,想起兰荪脚筋的事儿,忍不住又想笑,但因为再芳脾气不好,大家都不敢多说。紫芝却偷偷写了个纸条,拿在手里。只见再芳一边摇晃着身子思索,一边拿着牙签剔牙。紫芝趁机走过去说:“姐姐是不是肉圆子塞在牙缝里了,我帮你剔出来。”再芳仰起头,张开嘴巴,紫芝朝里看了看说:“这个好剔,只有豆子那么大,还是红的。”接过牙签,放进再芳嘴里,向外一挑,看了一眼,扔在地上说:“我说怎么是通红的,原来是个臭虫。”再芳又说:“左边也塞得厉害,你也帮我剔出来。”紫芝又剔出东西,往地下一扔说:“我还以为是些芝麻,原来是几张虱子皮。”顺势把纸条递给再芳,然后回到自己的位置。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