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烬未央卷》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
晨雾裹着焦土气息漫过断壁残垣,黛玉从瓦砾堆里挣出半身,左臂压着的《金刚经》已烧成焦脆的纸蝶。妙玉引爆的火药味仍在鼻腔里打转,混着皮肉焦糊的腥气,倒像是那年端阳节王夫人赏的雄黄酒。
"妹妹..."宝玉的呼声隔着残碑传来,嘶哑如锈刀刮骨。黛玉循声望去,见他瘫在倒伏的韦陀像旁,月白中衣浸透血污,腕间金锁残片在灰烬里泛着冷光。一具焦尸横亘其间,焦黑的手骨仍死死攥着半块螭纹玉珏——正是周瑞家那枚。
巳时三刻,残存的十二名锦衣卫开始清点尸首。黛玉拖着伤腿爬进倒扣的香案下,铜磬裂口处卡着片带血帛书。借着天光细看,竟是妙玉手抄的度牒副本,边角朱批"废太子余孽"五字力透纸背,墨色与贾政密室令牌同源。
"仔细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千户的皂靴踏碎半截佛珠,檀木屑混着香灰溅上黛玉裙裾。她屏息听着靴声远去,忽觉颈后刺痛——半枚带锈箭镞正卡在香案榫卯间,箭杆残留的黛色流苏与贾珠遗物箱中的剑穗同色。
申时骤雨突至,宝玉搀着黛玉挪至破败的钟楼。铜钟斜坠在梁间,撞槌上缠着褪色的绛色经幡。黛玉清理伤口时,发现钟身内壁刻满蝇头小楷,字迹被铜绿侵蚀,唯"景和二年七月初七"清晰可辨——那日正是贾代善密会东宫余党的日期。
"二哥哥瞧这里!"黛玉用银簪刮去绿锈,露出半幅残缺的铜雀台构造图。宝玉抚过阴刻的朱雀纹,指腹突然渗出血珠——原来铜钟暗藏机簧,刮破的铜绿下竟藏着淬毒的倒刺。钟声无风自鸣,惊起群鸦蔽日,也惊动了山门外搜捕的官兵。
戌时三刻,两人藏身荒废的义庄。棺椁缝隙里钻出只黑猫,碧绿瞳孔映着黛玉苍白的脸。宝玉撬开朽烂的棺盖寻水囊时,惊见棺底铺着的《金刚经》残页,边角盖着贾敏私印。经文夹缝用矾水写着:"吾儿速离金陵,汝父非贾门血脉..."
五更梆子响过,黛玉在蛛网密布的梁上发现暗格。油纸包裹的密信已遭鼠啮,残存字句提及"戊辰年腊月换婴",火漆印的蟠龙纹与宝玉金锁暗纹严丝合缝。窗外忽有火光逼近,她失手打翻桐油灯,火舌舔上信纸的瞬间,"忠顺王"三字在灰烬中扭曲成狞笑。
"这边有动静!"官兵的绣春刀劈开窗棂,黛玉翻身滚进空棺。腐臭的寿衣缠住脖颈,她摸到暗袋中硬物——竟是半枚羊脂玉佩,刻着"宁国公贾演赠源兄",断裂处新沾的血渍尚温。
宝玉引开追兵时跌入乱葬岗,腐尸堆里突现鎏金箱角。撬开箱盖的刹那,二十具婴孩骸骨齐齐仰面,每具胸骨都钉着枚"景和通宝"。最深处躺着把玄铁匕首,柄端螭纹与他胎记吻合,刃身铭文"弑父"二字在月光下淌着血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新爱下电子书】《圣拳!》《华娱,从神雕剧组开始!》《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废柴流小说】《她被赶出侯府后》《疫病之上》《泼刀行》《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作家小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