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迷阁】地址:bimige.org
“产地我吃不出来,但我知道,每一种美食背后代表的历史。”
侯勇冷淡地看了一眼说话的人,然后指着桌上的一盘虾饺,道:“知道这盘虾饺的来历么?不,你们不知道,你们只是以为这东西好吃,然后当成早茶或者下午茶的点心罢了。”
“在1883年,申报记载的十三行破产的商人们,蹲在茶楼门口,用别人剩下的虾饺皮包着野菜充饥,可谁能知道,在百年后,这些破产套餐成了炫富的资本。”
“还有你们最爱的叉烧包,知道这东西的来历吗?”
侯勇端起桌上的一笼叉烧包,“当年乡下人进城卖猪,很多卖不掉的碎肉就用腐乳汁腌了塞进面皮,结果这玩意现在成了高档餐厅的招牌小吃。”
“你什么意思?你在侮辱我们的饮食文化?”
李先生怒了,他不愿意听侯勇在这科普,这样会显得他们很没有文化。
“我没有任何侮辱你们饮食文化的意思,而且,港城也好,内地也好,只是让你们知道,食物的本质是什么。”
侯勇冷冷地看了一眼李先生,然后继续道:“知道川渝地区的折耳根吗?你们不知道,因为那东西很难吃,一股鱼腥味,所以又被叫做鱼腥草,我们的同学里,有川渝地区的朋友吧?”
其中一个大学生点了点头,侯勇温声道:“那你知道,当年第一个发明折耳根能吃的人,是怎么发现的吗?”
那位同学摇了摇头。
“古代川渝地区闹饥荒,地里只有折耳根这种野草最多,许是饿得久了,第一个吃折耳根的人尝了一下,觉得味道有点上头,但那时候人只为了吃饱了活着,所以也就吃了,第二天起来发现没死,没吃出问题,所以后面才会发明很多折耳根的吃法,那是古人为了生计,同时还丰富生活的大智慧。”
“还有川渝地区的火锅,那也是他们地区的招牌美食,可你们不知道的是,当初火锅被发明出来,是因为川渝地区处于盆地,需要吃辣除湿,当地的百姓和拉船的纤夫为了填饱肚子和除湿,就把辣椒花椒以及富人不吃的内脏等东西放在一起煮,之所以火锅很辣,是因为只有这种重口味才能盖住脏器的腥味,辣椒能盖住发霉食材的臭味,花椒能麻痹饥饿的肠胃,那一锅沸腾的火锅红汤,是川渝人民对着苦难竖起中指发泄的方式。”
“知道豫州为什么汤食很多吗?因为当年那场震惊世界的饥荒,食物严重缺乏,但是能兑水一起煮,可以增加人们的饱腹感,让人不至于饿死,那是被战火逼出来的美食菜谱,用树皮磨出来的美味密码。”
“知道羊肉烩面吗?那东西是1942年是灾民用树皮发明的,王守义带着全家逃荒,那时候麦田已经被战火摧毁,他只能用榆树皮磨成粉,混合观音土搓成面条,当年那一锅浑浊的树皮汤,就是豫州烩面的初级版本。”
“而且当年在面条里的配菜,可不是现在的香菜葱花,而是苦菜根碎,那东西既能调味,又能防病防瘟疫。”
“现在烩面里加的枸杞,葱花,木耳这些东西,都是在替先辈们补营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重生八零:开局女知青悔婚,反手迎娶她闺蜜》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迷阁bimige.org,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