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bimige.org】第一时间更新《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最新章节。
夜22点58分,风雪卷着细冰碴扑打在“军a·08315”猛士车锈迹斑斑的保险杠上。
这辆隶属180步兵师的战术车辆以65公里的时速碾过县城入口的减速带,底盘悬挂系统发出金属疲劳的闷响,一个小时前在突围战中,它的前防撞梁被一只尚未完全变异的巨型感染者冲撞得凹陷变形,此刻正刮擦着柏油路面,拖出一串暗褐色的血渍拖痕。
车斗里挤满了浑身血污的士兵,他们抱着95式步枪不时朝着后方望去,钢盔下露出的眼角泛着绝望的青黑。
“总算是捡回了一条狗命。”驾驶员符栋梁怦怦跳动的心脏终于舒缓了下来,他盯着仪表盘上晃动的油量表,指针己接近红线,喉结滚动着咽下一口带铁锈味的唾沫。
车载电台传出断续的指令:“180步兵师…接…接管城西防线…第17预师…收缩防线至…”
符栋梁伸手去调旋钮,指尖刚碰到金属旋钮,却听见车斗后传来“咚”的闷响。
“入伍时喊的‘山河在,人不退’呢?”后排的中士突然用拳头砸在装甲板上,“半壁江山都没了,现在让我们留下来死守有什么意义?”他的钢盔歪戴着,露出半张缠着纱布的脸,“病毒刚爆发时还说‘寸土必争’,狗屁!今儿个就成了一路败退?”
“前天在榆林县的动员大会上…”另一名下士瞪着前方结霜的车窗,握枪的右手轻微的颤抖着,“旅长拿着激光笔在地图上画圈,说这里是‘永固防线’……”他突然短促地笑了一声,笑声里带着破音的颤抖,“现在永固防线成了永退防线,连炊事班的锅都他妈撤到滩沙冮边了!”
符栋梁望着后视镜,看见中士身后的列兵正低头盯着自己的步枪刺刀,喉结微动,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语:“有些保卫,注定要以撤退的方式进行。”
车载电台再次发出杂音,这次清晰了些:“各单位注意,入城后立即构筑街垒,重复,立即构筑……”
至此,云林县外围防线如被啃食的书页,在风雪中碎成无法拼合的残章。
锈铁山巅,风速达到每秒15米,卷着雪粒如喷砂般切割着三十七个高级指挥型特殊感染者。
它们大多保留着生前的军官装束:破军装上的军衔标识虽己模糊,却仍能辨认出少将、中校、上尉的肩章轮廓。
有的戴着裂成两半的军帽,帽徽上的国徽沾着脑浆;有的腰间还挂着满是鲜血的手枪套,里面却塞着人类的股骨。
站在中央的“总指挥官”生前是位少将,此刻背靠着战壕拐角,左手死死攥着断裂的望远镜,右手抠进混凝土裂缝。它的军装领口敞开,露出颈动脉处的咬痕,却仍执着地将皮带系得笔挺,皮带上的黄铜扣刻着“铁血荣光”。
在刚才的进攻中,拿下云林县外围前沿阵地的过程异乎寻常地顺利,却让感染者付出了二十余万伤亡,虽然其中95%以上是普通感染者,可这也是实打实的损失。
人类防线的脆弱程度令人不安:战壕挖掘潦草敷衍,沙袋掩体东倒西歪,重机枪巢里散落着未装填的弹链,掩体布置毫无章法,甚至未形成完整的火力网。
兵力也只有不超过五万人左右,阵地上散落着大量完好的装备。
未拆封的火箭筒、整齐码放的82毫米迫击炮弹、单兵携行具里未开封的急救包……
这种反常的“轻松”不像是人类重兵集团的战术布局,更像是将未经训练的乌合之众推上一线充当消耗品。
感染者指挥官们凝视着阵地废墟,心中警铃大作。
感染者指挥官们凝视着阵地废墟,心中警铃大作。
人类或许己将主力兵力与重型装备收缩至云林县城,意图以外围为诱饵,待感染者深入时,动用那种能划破天际的恐怖武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诡秘:魔女家的二五仔》《她是S级哨兵们的白月光圣女》《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病案本》《我在古代搞文娱》《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普罗之主》【四九看书】《六零之走失的妹妹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