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笛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迷阁bimige.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公元549年,八月,邺城。
太原公高洋突然得到报告,得知高澄那边出事了。
高欢跟娄昭君一共育有六子二女,其中嫡长子高澄是无可争议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而排在高澄后面的,就是这个目前为止低调得令人发指的高洋(高欢一直有澄清天下的志向,他为儿子取名都用了水字旁)。
高洋比高澄小五岁,他出生时正值六镇之乱刚结束不久,当时高欢一家跟其他镇民一样,先被发配到河北,接着又逃难到了山西,几乎穷困潦倒到了极点。由于高洋出生在晋阳,高欢苦中作乐,给他起了个小名叫“晋阳乐”。
后来高欢先投杜洛周,再投尔朱荣,经过多年的坎坷沉浮之后,终于奋斗成为国家的实际统治者,高洋也逐渐长大成人。天平二年(公元535年),不满十岁的高洋被加封为太原公,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高欢本人长得英俊潇洒,颜值非常高,以至于富家小姐娄昭君只看了他一眼,就被迷得神魂颠倒,非他不嫁。高欢的后代也继承了他的优良基因,颜值都很在线,但唯有这个高洋是个异类,史载他“黑色,大颊兑下,鳞身重踝”,就是说他皮肤贼黑,腮帮子下垂,身上全是各种癣,脚踝还是畸形,跟高家子弟的帅气形象差了十万八千里。
由于长得丑又不爱说话,高洋在家里也很受排挤,不光大哥高澄看不上他,几个小兄弟也经常拿他开玩笑,甚至亲妈娄昭君看见他都皱眉。
但长相归长相,高洋的能力可并不差,在他还没开始学会低调的时候,曾经有两件事给高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欢非常重视对后代的教育,不仅专门聘请了着名学者来家里当老师,自己也经常亲自下场指导。有一次他把儿子们叫过来,一人分了一团乱麻,让大家比一比谁能尽快整理好。
麻丝比较长,又乱糟糟地纠缠在一起,拽得快了就打结,越着急越解不开,大家没办法,只好耐着性子一根一根慢慢往外抽。
高欢的本意是让儿子们体会一下治理国家这件事千头万绪多不容易,但让他意外的是,当别人都在埋头抽丝的时候,高洋拿起一把刀咔咔咔就把乱麻剁成好几段,然后简单归拢一下直接交差。
高欢吓一跳,问他为什么这么做。高洋说对付这些玩意何必太费劲,把乱的地方砍了剩下的不就不乱了么?
还有一次高欢让儿子们带队出去巡逻,又派彭乐领兵假装贼寇在半路吓唬他们,想看看儿子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候的表现。当时包括高澄在内几乎所有人都被吓得不知所措,只有高洋临危不乱,指挥部下主动进攻。彭乐一看高洋玩真的,只好主动投降表明身份,但高洋还是不依不饶,把一帮人都逮起来交给高欢处理。
通过这两件事,高欢对这个二儿子极为赞赏,认为高洋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自己还要强。
但这两件事情之后,高洋基本再没做出什么引人注目的举动。
这不是因为他变笨了,而是他的心智更成熟了。
大哥高澄的世子地位已经不可动摇,也就是说,只要高澄在,高洋就只能是二把手,而二把手是绝不能显露出太强能力的,否则就算他威胁不到高澄本人,也有可能威胁到高澄的后代。历史上为了保证权力的顺利继承而干掉亲兄弟的故事数不胜数,高洋读过很多书,对这些非常清楚,他也知道高澄绝对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为了自保,他必须低调。
所以这些年高洋始终表现出一副呆傻木讷没有心机的样子,高澄让干啥他就干啥,甚至得知高澄欺负他媳妇李祖娥的时候,高洋也一笑了之。回家之后,高洋整天关门静坐,有时候一天都不说一句话。
这些隐忍策略非常成功,以至于高澄不仅没有产生猜忌,反倒有点儿看不起高洋,觉得这个二弟太给高家丢人。高家的臣僚们对高洋也颇为轻视,没人把他当回事儿。
当然,作为高家的二把手,必要的占位工作还是要做的。高澄接班之后因为要掌控军权,大部分时间都留在晋阳,就把他原来担任的尚书令、中书监、京畿大都督等职务一股脑都转交给了高洋。这并不是高澄对高洋有多大期待,只是因为这些职务太重要,交给有血缘关系的傻兄弟还是比交给外人更放心。实际上高澄的心腹们平日里都把高洋当空气,有事根本不去找他,而高洋也毫不在意,没找我我就假装不知道。
这段时间高澄在邺城,按说更不会有人来搭理高洋,没想到大晚上的居然有人主动过来向他汇报情况,高洋立刻就知道出大事了,他丝毫没有耽搁,领人火速赶往东柏堂。
高洋的住处位于邺城的东边,距离北边的东柏堂有些距离,他赶到的时候,几名刺客已经被控制住,等他具体发落。
带头制服这帮刺客的人名叫薛丰洛,也就是前段时间负责揍兰京那个厨房总管。当时杨愔跑出房间之后,本想找侍卫支援,可惜内院的侍卫都被高澄调走了,连个人影都看不到,他慌不择路,一头撞进了厨房。薛丰洛见杨大人连鞋都跑丢了,赶紧问怎么回事。杨愔喘了口气,大概说了一下情况,让薛丰洛赶紧去支援,晚了就来不及了。
薛丰洛一听兰京那小子居然敢造反,勃然大怒,带着厨子们直奔出事地点。由于菜刀太短不趁手,这帮厨子一人拎了一根当柴火用的大树枝。
兰京等人捅死高澄之后还没来得及逃跑,全都被堵在屋里。薛丰洛平日里是他们领导,这帮人看见他气势上先矮了一头,厨子们手里的树枝又巨长,前面还支楞八叉的,拿着短刀根本进不了身,没几个回合就被按在角落里动弹不得。这时外面的侍卫也赶了过来,一起把刺客们控制住。
这时高澄已经挂了,陈元康还有一口气,但明显也快不行了,崔季舒被人从厕所里请了出来,哆哆嗦嗦话都说不利落,只有杨愔冷静得比较快,他不敢擅自处理这帮刺客,也不清楚城里还有没有其他贼党,考虑了一下之后,决定还是先让高洋过来再说。
基于高洋平日的表现,杨愔其实也没指望他太多,只是因为高洋是高家的二把手,又是名义上的京畿大都督,他在场的话起码人心会安定一点儿,做什么决定也更名正言顺。
高洋赶到现场之后,很快就了解了情况。他下令立刻全面封锁消息,所有知道内情的人都留在东柏堂里不许出去,外面的人也不许进来。之后他亲自审问兰京等人,确定没有其他同党之后,下令把这七个刺客当场全给剐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世界好像公测了》《非洲创业实录》《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岁岁平安》《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北宋穿越指南》《了了》《志怪书》《朕就是万历帝》